患者男,45岁。主因电击伤致心跳呼吸骤停送入急诊科,经抢救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给患者使用巴比妥类药物,戴冰帽,放冰袋(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降温等脑复苏治疗,心肺脑复苏后经过复苏后的治疗和护理,患者无并发症痊愈出院。

关于脑复苏时的降温,正确的是

A:低温可使大脑对缺氧的耐受增强 B:降温前先戴冰帽,放冰袋,后用辅助降温药 C:复温时先停辅助降温药,后撤除冰袋 D:降温的目的是将体温降至正常 E:最好能将体温降至28℃

患者,男,38岁。3小时前因上腹部剧痛伴恶心,呕吐一次,30分钟后突然晕厥,出冷汗伴濒死感而急诊入院。入院时间为14:30。体格检查:腋温38.5℃,脉搏102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70/50mmHg。

给予物理降温后,复测体温为38.7℃,护理人员应

A:在降温前体温的相应纵栏内以红"○"表示 B:在降温前体温的相应纵栏内以蓝"x"表示 C:重新测量,核实后记录 D:在相应时间栏内以红"○"表示 E:在相应时间栏内以蓝"x"表示

患者男性,50岁。脑出血入院,入院3天后发热,体温39.5℃,遵医嘱行全身物理降温。

护士采取降温效果最好的物理降温措施是

A:使用冰袋 B:戴冰 C:冷湿敷 D:乙醇拭浴 E:冰囊冷敷

男,73岁。心绞痛发作持续3小时,伴恶心,呕吐,出冷汗,含服硝酸甘油无效。心电图示II,III,aVF导联ST段呈弓背样抬高6mm,Ⅴ1-Ⅴ3导联ST段压低4mm,偶发室性期前收缩1次,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

此后患者渐平稳,第2天晨又出现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此时治疗上首选

A:非同步电复律 B:同步电复律 C:心前区按压 D:静脉推注利多卡因 E:静脉推注阿托品

患儿男,10岁,2周前曾患上呼吸道感染,现出现心前区不适,胸闷,心悸。就诊前突然发生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四肢冷湿及末端发绀。曾经心电图检查示各导联ST压低,T波低平和频发室性期前收缩,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

现最可能的并发症为

A:频发室性期前收缩 B:充血性心力衰竭 C:心源性休克 D: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伴心肌劳损 E: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患者女,37岁。自缢后呼吸,心跳停止,经抢救复苏后,为防治脑水肿给予脱水,降温治疗,维持肺功能稳定。

关于降温治疗,不正确的是

A:体温每降低1℃,可使氧耗率下降5%~6% B:病人出现体温上升趋势或痉挛表现时,应立即开始降温 C:降温前用丙嗪类,地西泮,硫喷妥钠等防止寒战 D:降温时先脑部降温,再行全身降温 E:复温时逐步撤除冰袋,同时停用降温辅助药

李某,男性,33岁。2年前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因工作忙不规则使用羟基脲、干扰素治疗。1周前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2℃,伴全身骨骼酸痛。身体评估:体温39℃,中度贫血貌,胸骨下段明显压痛,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肝肋下2指触及,脾肿大至平脐。血象:白细胞4.0×10^9/L,血红蛋白65g/L,血小板20×10^9/L。

下列降温措施中不妥的是

A:大动脉冷敷 B:使用冰帽降温 C:鼓励病人多喝水 D:酒精擦浴 E:退热剂

水冷塔使水降温的原理为()。

A:由于污氮温度较低,在水冷塔内与温度较高的冷却水相遇,进行热交换,降低水温; B:水通过水冷塔与外界环境进行热交换,使冷却水降温; C:由于干燥氮的吸湿作用,带走水分,而冷却水由于水分的蒸发放出潜热,使本身温度降低,使冷却水降温; D:由于干燥氮从底部上升,冷却水从顶部喷淋,相互冲击,使冷却水降温。

烧嘴冷却水回水采取的降温措施是()。

A:预热工艺原料气 B:利用循环水降温 C:自然冷却 D:脱盐水置换

为中暑病人降温局部忌冷的部位()。

A:腋下 B:心前区、枕后 C:前额 D:大腿内侧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