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男,1岁8个月,因“发热12d,嗜睡2d”来诊。既往体健。查体:嗜睡;无卡瘢,前囟张力高,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尚灵敏;右侧面瘫和口角歪斜,右侧偏瘫;颈强直;克尼格征(+),布鲁津斯基征(+);其余查体未见异常。

脑脊液:WBC轻度升高,以淋巴细胞为主,葡萄糖降低,PPD试验(++);胸部X线片:双肺可见密度,大小一致的粟粒状阴影,分布较均匀。外祖母有空洞性肺结核,与患儿接触密切。患儿诊断为

A:结核性脑膜炎,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B:脑栓塞,肺多发脓肿 C:化脓性脑膜炎,肺多发脓肿 D:病毒性脑膜炎,间质性肺炎 E:脑脓肿,肺多发脓肿

患儿男,1岁8个月,因“发热12d,嗜睡2d”来诊。既往体健。查体:嗜睡;无卡瘢,前囟张力高,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尚灵敏;右侧面瘫和口角歪斜,右侧偏瘫;颈强直;克尼格征(+),布鲁津斯基征(+);其余查体未见异常。

患儿出现惊厥全身大发作,并呈浅昏迷。查体: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颅脑CT:严重梗阻性脑积水,室旁水肿明显。最有效的处理为

A:继续抗结核药物+糖皮质激素 B:降低颅内压 C:侧脑室穿刺引流 D:静脉滴注3%氯化钠溶液 E:抑制脑脊液分泌的药物

第105题患儿女,5岁,因“不规则发热2个月,头痛,呕吐2周,眩晕和复视1周”来诊。外院经多种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查体:颈强直,克尼格征(+),布鲁津斯基征(+)。

诊断是(提示血及脑脊液真菌培养均(-),G试验(-),血乳胶凝集试验1∶640,脑脊液乳胶凝集试验1∶320。)

A:化脓性脑膜炎 B:病毒性脑膜炎 C:隐球菌性脑膜炎 D:结核性脑膜炎 E:败血症 F:颅内肿瘤 G:脑脓肿

患儿女,5岁,因“不规则发热2个月,头痛,呕吐2周,眩晕和复视1周”来诊。外院经多种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查体:颈强直,克尼格征(+),布鲁津斯基征(+)。

诊断是(提示血及脑脊液真菌培养均(-),G试验(-),血乳胶凝集试验1∶640,脑脊液乳胶凝集试验1∶320。)

A:化脓性脑膜炎 B:病毒性脑膜炎 C:隐球菌性脑膜炎 D:结核性脑膜炎 E:败血症 F:颅内肿瘤 G:脑脓肿

 患者男,40岁,因“发现头颈,躯干皮下和肌肉结节2年,反复头痛,头晕,呕吐,抽搐6个月”来诊。既往粪中发现白色节片史。查体:T 36.5 ℃,P 80次/min,R 20次/min,BP 120/80 mmHg;头颈,躯干皮下和肌肉散在数枚结节,圆形或卵圆形,直径0.5~1.5 cm,硬度近似软骨,有弹性;双侧瞳孔等大正圆,球结膜无水肿;颈软,肌力及感觉正常,克尼格征(-),布鲁津斯基征(-)。

治疗可选择(提示 服药后第3天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抽搐1次,口吐白沫,双眼上翻,持续2 min后缓解。查体:意识清楚,双瞳孔等大正圆,对光反射迟钝,眼底检查视盘水肿;颈软,克尼格征(-),布鲁津斯基征(-)。)

A:槟榔 B:20%甘露醇注射液 C:地塞米松 D:地西泮 E:南瓜子 F:苯妥英钠 G:伯氨喹啉 H:颅脑开窗减压手术

某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为了解和掌握该省国营牧场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对3家牧场的职业人群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966名调查对象中,有l22人感染布鲁氏菌,在这122人中,有57人患布鲁氏菌病。

关于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病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 B:该病只有成人易感 C:在我国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为骆驼 D:该病的发生率性别差异显著 E: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传播

某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为了解和掌握该省国营牧场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对3家牧场的职业人群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966名调查对象中,有l22人感染布鲁氏菌,在这122人中,有57人患布鲁氏菌病。

所调查职业人群中布鲁氏菌的患病率为

A:5.90% B:46.72% C:12.63% D:50.10% E:15.57%

患者,男性,56岁,高血压病病史,因突发头痛1天入院,查体可发现颈项强直,颅内__征及布鲁津斯基征阳性,头颅CT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压监测中压力为40mmHg,并可见压力波形骤然升高的A波,达60~80mmHg,持续5~10分钟后突然下降至原来水平,见于颅内压持续增高。该患者符合()

A:颅内压持续增高 B:颅内压轻度增高 C:颅内压中度增高 D:颅内压代偿机制受损 E:睡眠状态颅内压改变

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佛罗伦萨三位大师分别为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和画家马萨乔。

在十五世纪佛罗伦萨洗礼堂铜门浮雕竞赛中,基尔布提战胜了著名的布鲁内莱斯基,他所制作的铜门被米开朗基罗誉为“()”。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