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9岁,上颌前牙内倾,覆12mm,覆盖8mm,下前牙咬上颌黏膜,四个第一磨牙呈I2类咬合关系,SNA 820,SNB 76.50,ANB 5.50,UI-SN 93.50,FMIA 710,四个第二磨牙未萌,四个第三磨牙牙胚存在。

治疗前后覆盖覆改善的机制主要是

A:上颌前牙的压低 B:上颌磨牙的伸长 C:因下颌的前下方向生长改善了覆盖 D:上颌前牙的伸长 E:上颌前牙的压低,上颌磨牙的伸长以及下颌的前下方向生长共同所致

移动通信网小区制中小区和其它小区可重复使用频率,称为

A:频率重复 B:频率复用 C:频率覆盖 D:频率范围

某女性患者,67岁,冠心病,下壁心肌梗死。10年前因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置人VVI起搏器,起搏频率设置在72次/分。

患者起搏频率由初始72次/分下降至目前的40次/分,应考虑

A:起搏器功能障碍 B:起搏器电池耗竭 C:起搏器感知障碍 D:起搏器功能正常 E:起搏器频率降低

通过控制层面选择梯度场和射频脉冲来完成MR图像层面和层厚的选择。在完成了层面选择后还必须进行层面内的空间定位编码。层面内的空间定位编码包括频率编码和相位编码。频率编码让来自不同位置的MR信号包含有不同的频率,采集到混杂有不同频率的MR信号后,通过傅里叶变换才能解码出不同频率的MR信号,而不同的频率代表不同的位置。在前后方向上施加了频率编码梯度场后,经傅里叶转换的MR信号仅完成了前后方向的空间信息编码,必须对左右方向的空间信息进行相位编码,才能完成层面内的二维定位。

频率编码是通过施加梯度场,使不同位置磁矢量的()不同而进行编码定位

A:频率 B:相位 C:权重 D:大小 E:层厚

某女性患者,65岁,冠心病,下壁心肌梗死。10年前因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置入VVI起搏器,起搏频率设置在72次/分。

患者起搏频率由初始72次/分下降至目前的40次/分,应考虑

A:起搏器功能障碍 B:起搏器电池耗竭 C:起搏器感知障碍 D:起搏器功能正常 E:起搏器频率降低

Wlan频率规划时,1、6、11信道交叉使用,避免产生同、领频干扰,各AP覆盖区域形成间隔保护,这属于()

A:覆盖优化 B:频率优化 C:容量优化 D:负载均衡优化

频率覆盖

关于多层网络的概念,其实质是频率分层,在市区建设超高基站、中低层基站,以便同时满足覆盖和吸收热点话务,根据实际经验来看,一般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A:频率资源允许的情况下预留2~3频点,用于市区高层基站,其他基站仍旧按照常规频率复用方式规划; B:使用多层频率复用方式(MRP)并结合同心圆及相应的信道分配算法,利用BCCH和TCH合路损耗的差异,使得基站远端用户占用TCH载频,基站近端用户占用BCCH载频,以此同时满足覆盖和容量需求; C:使用多层频率复用方式(MRP)并结合同心圆及相应的信道分配算法,利用BCCH和TCH合路损耗的差异,使得基站近端用户占用TCH载频,基站远端用户占用BCCH载频,以此同时满足覆盖和容量需求; D:都不选用;

下面哪些不属于覆盖问题?()

A:弱覆盖, B:越区覆盖, C:无主导小区, D:频率规划不合理.

关于室内覆盖的频率规划下面哪些是正确的()

A:建议预留1个频点作为室内覆盖的主载频的频点 B:若室内覆盖与宏覆盖采用不同时隙转换点,如果无法保证室内天线与宏基站天线距离超过100m,建议室内覆盖业务频点与宏覆盖异频 C:对于超高层建筑,如果建筑物接收到多个宏蜂窝较强的干扰信号,室内覆盖业务频点优先采用与宏覆盖不同的频点 D:一般情况下,室内覆盖的业务频点可以与宏覆盖相同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