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题:
某发电厂气体灭火系统主要分布于1#、2#机组的集控室、电子间、工程师站、电缆夹层、380V母线室和6kV母线室等关键部位。该气体灭火系统选择组合分配设置的IG541全淹没的灭火方式,药剂瓶组42瓶。该系统竣工距今已使用10多年。
根据《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规定,气体灭火系统的材料进场检验时,对管材、管道连接件的品种、规格、性能等进行的检查方法是( )。
A: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现场取样送法定检验机构检验 B:检查数量:20%抽查。检查方法:核查出厂合格证与质量检验报告 C:检查数量:30%抽查。检查方法:核查出厂合格证与质量检验报告 D: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核查出厂合格证与质量检验报告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题:
某商业建筑地上一层、地下一层,建筑高度为4.50m,地上主要使用性质为商业,地下主要使用性质为汽车库、设备用房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建筑防火及消防设施配置均满足现行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
地下消防水池有效容积为350m³,屋顶高位消防水箱有效容积为18m³,由于要为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提供其所需压力,故配设气压给水设备,型号为ZW(1)-I-z-10,其工作参数为:ρ1=0.14MPa、P2=0.21MPa、P3=0.24MPa、P4=0.29MPa。地下室设消防水泵房,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分别设消防水泵组,均为卧式离心泵,喷淋泵和消火栓泵均在水池的同一高度取水,其中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消防水泵流量为301/s,扬程为35m,两台同型号同规格的喷淋泵,一用一备,互为备用,均为自灌式吸水。消防水泵自灌式吸水和泵进出口附件如图2-36-1所示,该水池为生活和消防共用,在生活出水管上设有虹吸管及阀16,当水位达到水位线11处时,生活泵已不能吸水,因此水位线11以下为消防不动用容积,水池的消防不动用容积已满足室内消火栓系统2h火灾延续时间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1h火灾延续时间内全部消防用水量,由于室外管网能保证室外消防用水,故水池只保证室内消防用水,而且水池的补水是按补水时间不超过48h并满足生活用水量的要求设置补水设施的,补水管一根,管径DN50,湿式报警阀组设在水泵房内。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最不利点喷头的工作压力为0.13MPa,采用k-80喷头,喷头间距为3.4m×3.4m,配水支管及配水管管径均符合《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05年版)》(GB 50084--2001)的要求。
泵出口控制阀1为明杆闸阀,泵人口阀4为对夹式蝶阀,超压泄压阀3的泄水口回流至水池,吸水管固定于池壁,吸水喇叭口置于支座上。
维保单位检查试验前,应业主要求利用本次试验的机会用消防水泵抽水将消防水池水体更换,并全面完成了消防水泵的试验工作,试验前首先检查校核了消防水池和消防水箱的有效容积,均符合设计要求;对消防水泵和气压给水设备进行了检查和试验,均能正常工作;湿式报警阀组工作正常;上下腔压力表显示正常,消防水泵出口压力表示值为0.35MPa,符合要求。试验小组决定按以下方案实施试验:
第一步,利用喷淋泵轮换工作抽水,检验喷淋泵的手动启动、自动启动、电源切换、故障互投的性能;第二步,测定喷淋泵的三点工况性能。
检查喷淋泵出水附件时发现由于超压泄压阀及管路无法进行排水,故将其拆除,另在各泵出水管处安装DN65试验放水阀,接上DN65消防水带至水坑,并将各泵的出口控制阀关闭,打开试验放水阀。另外也对消火栓泵进行同样整改。
在水泵房喷淋泵电气控制柜处手动启动A喷淋泵,泵能正常工作,压力表示值正常,消防水带出水压力稳定,运行5min后,更换8喷淋泵运行5min,接着作电源切换互投和故障互投的性能试验运行。共计运行5min后,又进入自动运行,在连续运行5min至需轮换A喷淋泵运行时,A喷淋泵尽管启动。但压力表示值为零,故停泵,立即启动B喷淋泵运行,但B喷淋泵运行情况同A喷淋泵。经检查所有电源、电气控制设备和水泵均无异样,为了排除故障又启动消火栓泵进行试验,结果同前,停止试验并测量此刻水池水位在图2-36-1中的水位线10处。
湿式系统配水主立管上装设的自动排气阀的作用有( )。
A:自动控制系统水压 B:在系统充水或排水时发挥“呼吸”作用 C:使系统充满水 D:防止喷头喷气 E:水流报警
如下测量报告事件,说法不正确的是()
A:1A事件表示一个小区的质量已经接近最好小区或者活动集质量,当UE的活动集满后,1A事件仍会上报 B:1B事件表示一个小区的质量比最好小区或活动集质量差得较多 C:1F事件表示源小区的测量量高于绝对门限 D:1D事件触发最好小区变化
AN间的DO软切换与硬切换的描述正确的是()。
A:AN间DO软切换方案中,AN间的互联链路上仅要走控制信令,对互联链路的带宽要求低 B:AN间DO软切换方案中,AN间的互联需使用IPCF进行互联 C:在AN间的DO硬切换,如果是在空闲态发生的切换,源AN通过A13接口把用户的Session信息发送给目的AN D:AN间DO的硬切换,由于AT需要断开原来的连接再重新建立新的连接,在用户体验上会造成比较明显的业务中断
对于LTE系统切换相关的测量及报告描述错误的是()。
A:切换判决是采用A3事件还是A5事件由数据库参数Intra-frequency Handover Strategy来控制; B:对于基于覆盖的频内切换算法,A1、A2事件测量不必下发; C:EUTRA频内基于覆盖的切换由数据库参数IntraF Handover Method来控制频内是基于事件的切换算法还是基于周期的切换算法; D:A3事件的进入条件为:Mn+Ofn+Ocn-Hys
TD-LTE系统中,切换可分为()。
A:eNodeB内切换 B:X2接口切换 C:S1接口切换 D:系统间切换
触发系统间切换的3C事件是在内进行测量()
A:UE B:NODEB C:rnc
切换参数中不能决定当前本次结果对最终上报给RNC(周期报告)或做判决时(事件报告)的测量结果的影响大小的有()
A:小区个性偏移 B:滤波因子 C:切换时间延迟 D:PCCPCHRSCP切换迟滞量
基于业务系统间切换中,中兴采用的异系统测量策略,基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A:缩短切换时延 B:减小TD网络的负荷 C:避免给信令流程引入更多的复杂性 D:保证终端能有充分的时间测量异系统信号
在GSM系统下列关于切换说法正确的是()。
A:BSS内部切换,BSS间的切换以及MSC间的切换都需要由MSC来控制完成 B:BSS间的切换和MSC间的切换都需要由MSC来控制完成,而BSS内部切换由BSC控制完成 C:MSS间的切换需耍由MSC来控制完成,MSC间的切换和BSS内部切换由MCS控制完成 D:BSS内部切换是软切换、BSS间的切换以及MSS间的切换是硬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