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65岁,尿路感染,根据药敏结果选用静脉滴注替考拉宁0.4g,每8小时1次,首次滴注即将结束时,患者出现发热、寒战、出汗、胃部不适、泡沫尿,伴有全身疼痛;再次静脉滴注替考拉宁时,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停药两日后发热、泡沫尿等症状消失。临床药师在查阅文献后发现,替考拉宁用药过程中如出现高热、寒战症状,停药后体温逐渐下降,应考虑为替考拉宁引起的药物热后,临床药师的这一行为属于()
A:药物利用研究应用 B:循证药学实践应用 C:药物经济学研究 D:药物不良反应研究 E:药物流行病学研究应用
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对()菌非常有效,多黏菌素B对()菌有较高的抗菌活性。
下列属于碳青霉烯抗生素的是()
A:盐酸万古霉素 B:亚胺培南 C:盐酸替考拉宁 D:头孢拉定
患者女性,51岁,身高163cm,体重46kg,因“口唇发黑,酱油色尿,腹胀、腹痛2日余”来诊。患者无药物过敏史。查体:体温37℃,心率5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7/65mmHg(1mmHg=0.133kPa)。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1.9×109/L,中性粒细胞0.88;肾功能:血肌酐326μmol/L,肌酐清除率13.05ml/min;肝功能正常;血淀粉酶656U/L,尿淀粉酶18082U/L。影像学检查:腹部CT示急性胰腺炎伴腹腔少量积液。诊断:急性胰腺炎,急性肾功能不全。治疗:①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常规,心电监护,双鼻导管吸氧;②腹腔引流降低腹内压;③用药医嘱如下表。
关于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叙述正确的是()
A:替考拉宁对肠球菌的抗菌活性比万古霉素强B.与万古霉素可能有交叉变态反应,故对万古霉素过敏者禁用C.肾功能受损的患者,替考拉宁前3日仍按照正常剂量给药D.替考拉宁对抗二甲氧基苯青霉素性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活性比万古霉素弱E.肾功能受损的患者,万古霉素前3日仍按照正常剂量给药F.替考拉宁对耳、肾毒性比万古霉素轻A.替考拉宁对肠球菌的抗菌活性比万古霉素强B.与万古霉素可能有交叉变态反应,故对万古霉素过敏者禁用C.肾功能受损的患者,替考拉宁前3日仍按照正常剂量给药D.替考拉宁对抗二甲氧基苯青霉素性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活性比万古霉素弱E.肾功能受损的患者,万古霉素前3日仍按照正常剂量给药F.替考拉宁对耳、肾毒性比万古霉素轻
被称为“质子泵抑制剂”的药物是()。
A:西咪替丁 B:丙谷胺 C:埃索美拉唑 D:维拉帕米 E:替考拉宁
万古霉素与替考拉宁的抗菌特性相比,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两者的化学结构、作用机制相仿 B:替考拉宁对某些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作用较差 C:替考拉宁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肠球菌的作用与万古霉素相仿或略优 D:替考拉宁对链球菌属的 MIC90 约为万古霉素的 1/3 E:对万古霉素过敏者禁用替考拉宁
李先生, 62岁,因糖尿病足行糖尿病足截肢术,患者既往有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
术后患者伤口出现少量脓苔,脓液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 克林霉素耐药, 对万
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下列处置正确的是:( )
A:局部伤口替考拉宁湿敷 B:控制血糖,加强营养 C:替考拉宁静脉滴注 D:呋喃西林湿敷 E:加强伤口的换药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