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50岁。脑出血入院,入院3天后发热,体温39.5℃,遵医嘱行全身物理降温。
护士采取降温效果最好的物理降温措施是
A:使用冰袋 B:戴冰 C:冷湿敷 D:乙醇拭浴 E:冰囊冷敷
患者男性,50岁。脑出血入院,入院3天后发热,体温39.5℃,遵医嘱行全身物理降温。
为患者进行物理降温时应注意
A:拭浴时间不超过30分钟 B:主要擦拭后颈部 C:擦拭足底时间可稍长 D:拭浴后10分钟测量体温 E:观察面色,监测呼吸,脉搏
(合理应用调节血脂药的机制)
人肝脏合成脂肪多在夜间睡眠中进行
A:提倡联合用药 B:提倡晚间服药 C:首先采用饮食疗法 D:及时停用某类调节血脂药 E:服用贝丁酸类的患者慎合用华法林
(合理应用调节血脂药的机制)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的不良反应有肌痛或肌无力等
A:提倡联合用药 B:提倡晚间服药 C:首先采用饮食疗法 D:及时停用某类调节血脂药 E:服用贝丁酸类的患者慎合用华法林
(合理应用调节血脂药的机制)
现有调节血脂药只能干扰脂质代谢过程中某一个或几个环节
A:提倡联合用药 B:提倡晚间服药 C:首先采用饮食疗法 D:及时停用某类调节血脂药 E:服用贝丁酸类的患者慎合用华法林
某男性患者,25岁,务农,颈后长痈1周,患处红肿疼痛,患处皮肤稍硬发热、量体温38.5℃。口服、肌注抗生素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外科建议转康复科辅助物理因子治疗。
首选的物理因子治疗是
A:紫外线 B:短波 C:超短波 D:微波 E:毫米波
某男性患者,25岁,务农,颈后长痈1周,患处红肿疼痛,患处皮肤稍硬发热,量体温38.5℃。口服、肌注抗生素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外科建议转康复科辅助物理因子治疗。
首选的物理因子治疗是
A:紫外线 B:短波 C:超短波 D:微波 E:毫米波
某男性患者,26岁,务农,颈后长痈1周,患处红肿疼痛,患处皮肤稍硬发热,量体温38.5℃。口服、肌注抗生素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外科建议转康复科辅助物理因子治疗。
首选的物理因子治疗是
A:紫外线 B:短波 C:超短波 D:微波 E:毫米波
调节作用产生时,由晶体变凸所产生的调节称为()。
A:物理性调节 B:生理性调节 C:调节强度 D:调节幅度
转速调节分为()和无差调节。
A:有差调节 B:反馈调节 C:间接调节 D:直接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