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35岁。乏力,腹胀,消瘦半年。查体:贫血貌,肝于右肋下1cm,脾于左肋下5cm;Hb90g/L,WBC152x10
/L,分类以中,晚幼粒细胞为主,BPC400x10
/L,NAP积分降低。
患者一直遵医嘱服用伊马替尼治疗2年。近1周来持续高热,脾大平脐。血常规:Hb50g/L,WBC20x10
/L,BPC24x10
/L。为了确诊,首选的检查是
A:染色体分析 B:X线柱查 C:细菌培养 D:骨髓穿刺 E:NAP积分
男,50岁。反复发热,乏力1个月。Hb100g/L,WBC3.0x10
/L,PLT80x10
/L。
若该患者zongR70mm/1h末,外周血涂片示红细胞呈缗钱状排列,可见有核红细胞。最可能的病因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C:多发性骨髓瘤 D:红白血病 E:溶血性贫血
男性,30岁,林业工人。发热3天,伴头痛,全身酸痛,腰痛及恶心,呕吐,于1989年1月3日入院。体检:颜面潮红,球结膜充血,软腭及腋下有出血点,肾区有叩击痛。化验:WBC 32x10 9/L,Hb 160 g/L.,血小板89x10 9/L,分类中有异常淋巴细胞,尿蛋白(++)。
病人第9天诉胸闷。体检:心率56次/min,EKG示T波高尖,QRS波增宽。此时,下列哪项处理是错误的?
A:给予螺内酯(安替舒通)利尿 B:高渗葡萄糖加胰岛素静脉滴注 C:10%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 D:11.2%乳酸钠静脉注射 E:腹膜透析
男,50岁。反复发热,乏力1个月。Hb100g/L,WBC3.0x10
/L,PLT80x10
/L。
若该患者ESR70mm/1h末,外周血涂片示红细胞呈缗钱状排列,可见有核红细胞。最可能的病因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C:多发性骨髓瘤 D:红白血病 E:溶血性贫血
某男性患者,51岁,
缺失,以
为基牙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制备支托时,其颊舌径宽度约为
A:
颊舌径的1/3 B:
颊舌径的1/2 C:
近远径的1/2 D:
近远径的1/3 E:以上都不对
某男性患者,51岁,
缺失,以
为基牙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铸造支托窝的近远中径长度为
A:
近远中径的1/4 B:
近远中径的1/3 C:
近远中径的1/2 D:
颊舌径的1/2 E:
颊舌径的1/4
某男性患者,63岁。因"胸背部疼痛3月余,加重1天"入院。胸部CT示:右上肺占位性病变,纵隔淋巴结肿大、增多,T9、T10椎体骨质破坏。纤维支气管镜于右上肺叶支气管处见新生物,活检示:低分化腺癌。骨ECT示:T9、T10、L1、右侧第5肋骨转移性病变。头颅MRI、腹部B超均未发现异常。
若对T9、T10椎体进行放疗,那么镇痛作用维持时间最短的照射剂量与剂量分割是
A:D
40Gy/20F B:D
30Gy/10F C:D
20Gy/5F D:D
8Gy/1F E:D
6Gy/1F
某男性患者,22岁。因发热、伴淋巴结无痛进行性肿大2个月入院。既往无输血史。入院后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给予化疗和放疗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3个月后又复发、高热、伴消化道出血。淋巴结、肝、脾大。化验全血细胞减少,周围血见到幼稚淋巴细胞,骨穿确诊为淋巴瘤合并淋巴肉瘤白血病。立即给予化疗,因血小板10×10
/L,连续输注血小板2次,出血症状未见改善,血小板数量不增,考虑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
如果患者血容量约5升。患者输血前血小板10×10
/L,输后1小时血小板20×10
/L,20小时后血小板15×10
/L。患者输入血小板总数是3×10
。患者的血小板恢复率(R)是
A:输后1hR≈10%,输后20hR,≈5% B:输后1hR≈17%,输后20hR≈8% C:输后1hR≈20%,输后20hR≈10% D:输后1hR≈25%,输后20hR≈15% E:输后1hR≈30%,输后20hR≈20%
某男性患者,64岁,因"胸背部疼痛3个月余,加重1天"入院。胸部CT示:右上肺占位性病变,纵隔淋巴结肿大、增多,T9、T10椎体骨质破坏。纤维支气管镜于右上肺叶支气管处见新生物,活检示:低分化腺癌。骨ECT示:T9、T10、L1、右侧第5肋骨转移性病变。头颅MRI、腹部B超均未发现异常。
若对T9、T10椎体进行放疗,那么镇痛作用维持时间最短的照射剂量与剂量分割是
A:DT40Gy/20F B:DT30Gy/10F C:DT20Gy/5F D:DT8Gy/1F E:DT6Gy/1F
1/10÷(1-1/10)的值是( )。
A:1/9 B:9/10 C:10/9 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