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3岁,因夜尿增多2年,恶心,呕吐15 d入院。高血压病史近20年。查体:BP 200/110 mmHg,血糖7.0 mmol/L,血Cr 316 μmol/L,Hb 105 g/L,尿蛋白(+)。诊断为高血压肾损害,慢性肾衰竭氮质血症期。
慢性肾衰竭时,电解质紊乱罕见的是
A:低钾血症 B:高钾血症 C:低钠血症 D:低钙血症 E:高镁血症 F:低磷血症 G:高磷血症 H:低镁血症
患者男,63岁,因夜尿增多2年,恶心,呕吐15 d入院。高血压病史近20年。查体:BP 200/110 mmHg,血糖7.0 mmol/L,血Cr 316 μmol/L,Hb 105 g/L,尿蛋白(+)。诊断为高血压肾损害,慢性肾衰竭氮质血症期。
慢性肾衰竭时导致低钙血症的主要原因是
A:血磷升高 B: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C:PTH分泌增加 D:血钙,磷乘积升高 E:肾组织不能生成1,25-(OH)
D
F:尿磷升高 G: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H: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患者女,30岁,全麻下骶骨瘤切除术后第1天,术中出血8000ml,尿量50ml/24h,血肌酐450μmol/L,尿素氮30mmol/L,转入ICU,诊断为急性肾衰竭。
急性肾衰竭的常见致死原因是
A:低钠血症 B:高钾血症 C:代谢性碱中毒 D:高渗性脱水 E:低氯血症
血容量减少与肾衰竭的鉴别,下列不正确的是( )
A:输入5%葡萄糖生理盐水200ml后,尿量不增加为肾衰竭 B:尿钠浓度>40mmol/L者应考虑血容量不足 C:血钾浓度迅速增高者应考虑血容量不足 D:血细胞比容下降者应考虑急性肾衰竭 E:尿比重>1.020者应考虑血容量不足而引起的少尿
患者男,26岁。于2年前患慢性肾小球肾炎,近1年来出现颜面及眼睑水肿,贫血。入院后诊断为慢性肾衰竭(氮质血症期)。
氮质血症的发生机制是
A:蛋白质摄入过多 B:组织消耗过多 C:血浓缩 D: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E:肾小球淤血
患者,男,63岁,慢性肾衰竭。近1个月来感食欲下降,伴恶心,腹胀,注意力难以集中,体重下降。血压135/90mmHg,GFR为正常的20%,内生肌酐清除率15ml/min,血肌酐505μmol/L,血红蛋白100g/L。
患者处于慢性肾衰竭的哪一期
A:肾储备能力下降期 B:肾储备能力衰退期 C:氮质血症期 D:肾衰竭期 E:尿毒症期
患者,男性,18岁,右眼因外伤发生前房积血,积血容量占前房的1/3。
该眼的前房积血分级为
A:I1级 B:Ⅱ级 C:Ⅲ级 D:Ⅳ级 E:Ⅴ级
某男性患者,18岁,右眼因外伤发生前房积血,积血容量占前房的1/3。
该眼的前房积血分级为
A:Ⅰ级 B:Ⅱ级 C:Ⅲ级 D:Ⅳ级 E:Ⅴ级
血容量减少与肾衰竭的鉴别,下列不正确的是( )
A:输入5%葡萄糖生理盐水200ml后,尿量不增加为肾衰竭 B:尿钠浓度>40mmol/L者应考虑血容量不足 C:血钾浓度迅速增高者应考虑血容量不足 D:血细胞比容下降者应考虑急性肾衰竭 E:尿比重>1.020者应考虑血容量不足而引起的少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