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表观分布容积Vd对血药浓度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Vd减小,血药浓度下降 B:Vd增大,血药浓度下降 C:Vd增大,血药浓度升高 D:Vd减小,血液浓度不变 E:Vd增大,血药浓度不变
(血药浓度法进行TDM的取样时间与测定指标)
长期用药,定期监测血药浓度
A:峰浓度 B:谷浓度 C:稳态浓度 D:稳态的峰浓度和谷浓度 E:确定个体患者的药动学参数
(苯妥英钠血药浓度与临床表现)
可能中毒致死的苯妥英钠血药浓度范围是
A:>100μg/ml B:50~60μg/ml C:30~40μg/ml D:20~40μg/ml E:10~20μg/ml
(苯妥英钠血药浓度与临床表现)
可能呈现苯妥英钠急性中毒的血药浓度范围是
A:>100μg/ml B:50~60μg/ml C:30~40μg/ml D:20~40μg/ml E:10~20μg/ml
(苯妥英钠血药浓度与临床表现)
可能呈现苯妥英钠严重中毒的血药浓度范围是
A:>100μg/ml B:50~60μg/ml C:30~40μg/ml D:20~40μg/ml E:10~20μg/ml
(苯妥英钠血药浓度与临床表现)
可呈现有效抗癫痫作用的苯妥英钠血药浓度范围是
A:>100μg/ml B:50~60μg/ml C:30~40μg/ml D:20~40μg/ml E:10~20μg/ml
某男性中度心衰患者,服用甲、乙两药厂生产的地高辛片剂(0.25mg)后,疗效相差较大。连服甲厂地高辛20天后,实测血药浓度为0.69ng/ml,绝对生物利用度(F)为30%。
关于血药浓度监测(TDM),正确的有哪些
A:毒性大的药物应尽量做TDM B:防床体征容易判断疗效的药物可不做TDM C:血药浓度可受患者的饮水量影响 D:血药浓度与效应呈非线性关系时,TDM更具有价值 E:估计群体动力学参数的常用方法不包括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F:肾功能减退给药方案设计常根据药物清除率及肌酐清除率计算给药剂量
维拉帕米与其他药合用使代谢受阻,致血药浓度升高,毒性增加是由于()
A:维拉帕米抑制P450肝药酶 B:P450酶促进维拉帕米的代谢 C:其他药可影响维拉帕米的排泄 D:维拉帕米血药浓度为非线性动力学 E:维拉帕米半衰期长,可影响其他药的代谢
关于表观分布容积Vd对血药浓度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Vd增大,血药浓度升高 B:Vd减小,血药浓度下降 C:Vd增大,血药浓度下降 D:Vd减小,血药浓度不变 E:Vd增大,血药浓度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