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男,165天,因"频发的四肢抽搐2周"入院,每次发作前无明显诱因,发作形式为婴儿痉挛样;母孕期无家禽接触史,现智能发育与同龄儿相似,家族中无遗传病史记载。查体:T36.3℃,体重7.5kg,身高75cm,眼距增宽明显,前胸见大小不等,散在分布色素脱失斑5处,与周边皮肤分界清楚;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血常规,脑脊液检查正常。头颅CT:侧脑室旁见散在钙化灶。
该病的遗传方式是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X连锁遗传 C: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D:多基因遗传 E:Y连锁遗传
某男性患者,42岁,主要表现为长期发热、持续全身淋巴结肿大,伴慢性腹泻,体重明显下降。实验室检查:HIV抗体初筛呈阳性反应。将血液标本送HIV确认实验室确认。
HIV抗体确证试验结果的判定不正确的是
A:HIV-1抗体阳性:至少有2条env带(gp41和gp160/gp120)出现,或至少1条env带和p24带同时出现即可判定 B:HIV-2抗体阳性:出现HIV-2型特异性指示带的样品:如果同时呈HIV-1抗体阳性反应,报告HIV-1抗体阳性,不推荐进一步做HIV-2抗体确证试验;如果同时呈HIV-1抗体不确定或阴性反应,需用HIV2型确证试剂再做HIV-2的抗体确证试验 C:同时符合以下两条标准,即出现至少2条env带(gp36和gp140/gp10
),和试剂盒提供的阳性判定标准,可判为HIV-2抗体阳性 D:HIV抗体不确定:出现HIV抗体特异带,但不足以判定阳性 E:HIV抗体阴性:无HIV抗体特异带出现
某男性患者,40岁。主要表现为长期发热、持续全身淋巴结肿大,伴慢性腹泻,体重明显下降。实验室检查:HIV抗体初筛呈阳性反应。将血液标本送HIV确认实验室确认。
关于HIV确认程序,错误的叙述是
A:使用HIV-1/2混合型确证试剂进行检测,如果呈阴性反应,则报告HIV抗体阴性(-) B:如果呈阳性反应,则报告HIV-1抗体阳性 C:如果不是阴性反应,但又不满足阳性判断标准,则报告HIV抗体不确定 D: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可以在4周后随访检测,如带型没有进展或呈阴性反应,则报告阴性 E:如随访期间出现阳性反应,则报告阳性;如4周后随访期间带型有进展,即使不满足阳性标准,仍可报告阳性
某男性患者,40岁。主要表现为长期发热、持续全身淋巴结肿大,伴慢性腹泻,体重明显下降。实验室检查:HIV抗体初筛呈阳性反应。将血液标本送HIV确认实验室确认。
HIV抗体确证试验结果的判定错误的是
A:HIV-1抗体阳性:至少有2条env带(gp41和gp160/gp120)出现,或至少1条env带和p24带同时出现即可判定 B:HIV-2抗体阳性:出现HIV-2型特异性指示带的样品:如果同时呈HIV-1抗体阳性反应,报告HIV-1抗体阳性,不推荐进一步做HIV-2抗体确证试验;如果同时呈HIV-1抗体不确定或阴性反应,需用HIV-2型确证试剂再做HIV-2的抗体确证试验 C:同时符合以下两条标准,即出现至少2条env带(gp36和gp140/gp105),和试剂盒提供的阳性判定标准,可判为HIV-2抗体阳性 D:HIV抗体不确定:出现HIV抗体特异带,但不足以判定阳性 E:HIV抗体阴性:无HIV抗体特异带出现
某男性患儿,165天。因"频发的四肢抽搐2周"入院,每次发作前无明显诱因,发作形式为婴儿痉挛样;母孕期无家禽接触史,现智力发育与同龄儿相似,家族中无遗传病史记载。查体:T36.3℃,体重7.5kg,身高75cm,眼距增宽明显,前胸见大小不等、散在分布色素脱失斑5处,与周边皮肤分界清楚;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血常规、脑脊液检查正常。头颅CT:侧脑室旁见散在钙化灶。
该病的遗传方式是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X连锁遗传 C: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D:多基因遗传 E:Y连锁遗传
一妇女产下,一个婴儿,这名婴儿被发现血清中抗HIV-l病毒IgG抗体阳性,这一发现最可能是下列哪项结果
A:HIV通过胎盘传递给婴儿 B:婴儿产生抗病毒抗体 C:婴儿的红细胞抗原与病毒交叉反应 D:母亲的红细胞抗原与病毒交叉反应 E:以上均不是
一妇女产下,一个婴儿,这名婴儿被发现血清中抗HIV-l病毒IgG抗体阳性,这一发现最可能是下列哪项结果
A:HIV通过胎盘传递给婴儿 B:婴儿产生抗病毒抗体 C:婴儿的红细胞抗原与病毒交叉反应 D:母亲的红细胞抗原与病毒交叉反应 E:以上均不是
一妇女产下,一个婴儿,这名婴儿被发现血清中抗HIV-l病毒IgG抗体阳性,这一发现最可能是下列哪项结果
A:HIV通过胎盘传递给婴儿 B:婴儿产生抗病毒抗体 C:婴儿的红细胞抗原与病毒交叉反应 D:母亲的红细胞抗原与病毒交叉反应 E:以上均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