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实验室在血糖测定进行室内质控时,采用两个浓度水平质控物,正常浓度水平质控物测定结果的均数为5.5 mmol/L,标准差为0.5 mmol/L,病理浓度水平测定结果的均值为8.25 mmol/L,标准差为0.25 mmol/L。
该实验室两个浓度水平的变异系数分别为
A:9.09%和3.03% B:0.50%和0.25% C:5.0%和8.0% D:2.75%和2.06% E:3.25%和4.75%
某一实验室在血糖测定进行室内质控时,采用两个浓度水平质控物,正常浓度水平质控物测定结果的均数为5.5 mmol/L,标准差为0.5 mmol/L,病理浓度水平测定结果的均值为8.25 mmol/L,标准差为0.25 mmol/L。
某日该实验室室内质控结果为:正常浓度水平6.5 mmol/L,病理浓度水平8.75 mmol/L。该结果应判断为
A:违背22s失控 B:违背13s失控 C:违背R4s失控 D:在控 E:无法判断
胰岛B细胞能分泌胰岛素和C肽,所以胰岛素与C肽的血浆浓度相关,测定两者的临床意义也相似,但又有所不同。
关于胰岛素和C肽的代谢及其血浆浓度,错误的是
A:肝对胰岛素的摄取比C肽多 B:经肝处理后胰岛素分泌入血的量比C肽少 C: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清除比C肽快 D:胰岛素的半衰期较C肽的短 E:胰岛素的血浆浓度高于C肽
(影响测定血药浓度的病理因素)
由于血浆蛋白结合率改变致使血中游离型药物浓度改变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A:胃肠疾病 B:心脏疾病 C:肝功能改变 D:肾功能改变 E:高胆红素血症
(血药浓度法进行TDM的取样时间与测定指标)
患者感觉疗效不明显
A:峰浓度 B:谷浓度 C:稳态浓度 D:稳态的峰浓度和谷浓度 E:确定个体患者的药动学参数
(血药浓度法进行TDM的取样时间与测定指标)
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
A:峰浓度 B:谷浓度 C:稳态浓度 D:稳态的峰浓度和谷浓度 E:确定个体患者的药动学参数
(血药浓度法进行TDM的取样时间与测定指标)
患者临床表现类似中毒症状
A:峰浓度 B:谷浓度 C:稳态浓度 D:稳态的峰浓度和谷浓度 E:确定个体患者的药动学参数
(血药浓度法进行TDM的取样时间与测定指标)
长期用药,定期监测血药浓度
A:峰浓度 B:谷浓度 C:稳态浓度 D:稳态的峰浓度和谷浓度 E:确定个体患者的药动学参数
(常用测定血药浓度的方法)
灵敏度较高,适用于测定药物代谢物
A:放射免疫法 B:气相色谱法 C:气相-质谱联用法 D:紫外分光光度法 E:高效液相色谱法
(常用测定血药浓度的方法)
特异性强,取样量少,一个血样可完成几个组分的测定
A:放射免疫法 B:气相色谱法 C:气相-质谱联用法 D:紫外分光光度法 E:高效液相色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