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36岁。发现腹部包块8个月。查体:双侧肾脏均于肋缘下可触及,其表面凹凸不平。B超和CT检查结果:双侧多囊肾,多囊肝。

如病情需要进行肾移植,移植前行肾切除术的适应证,不包括

A:严重肾脏感染,难以控制 B:严重血尿,难以控制 C:合并肾脏恶性肿瘤 D:患肾巨大,接近脐平面 E:剧烈疼痛,难以控制

男,38岁,查体发现血压150/94mmHg,B超双肾多发性囊肿,肾脏失去正常结构。父亲58岁时死于尿毒症,哥哥B超肝脏及双肾多发性囊肿,有脑动脉瘤出血史

成人多囊肾血尿的主要原因

A:高血压 B:肾小球损害 C:肾小管损害 D:囊肿血管破裂 E:尿路感染

 患者女,36岁,因“发热,头痛6d,伴皮疹1d ”于10月17日来诊。6d前开始发热,体温达40℃ ,伴头痛及咽部不适;在单位医院按上呼吸道感 染治疗2d,效果不佳;1d前发现皮疹,无明显瘙 痒。查体:T39.6℃,BP80/50mmHg;意识清楚, 精神极差,急性发热病容,充血外貌;躯干,四肢可见散在的充血性斑丘疹,球结膜充血;心, 肺未见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 肋下未及,肾区无叩痛,肠鸣音正常。

考虑的诊断是(提示血常规:WBC6.7x10 /L,N0.62,PLT78x10/L;尿 蛋白(++);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 抗体(-),麻疹抗体(-);外-斐反应: OX191∶320以上。)

A:麻疹 B:药疹 C: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 D:流行性斑疹伤寒 E:伤寒 F:急性肠道病毒感染

患者,男性,60岁,普查发现肝左叶占位病变约3x3cm,体检无阳性体征发现,肝肾功能正常。

为求进一步诊断,患者欲行辅助检查,哪些检查更有助于诊断原发性肝癌

A:AFP B:B超 C:CT D:MRI E:肝穿刺行针吸细胞学检查 F:放射性核素肝扫描 G:内镜检查

患者,男性,60岁,普查发现肝左叶占位7cm。体检检查无阳性发现,肝肾功能正常

肝癌切除术后最易发生的并发症是

A:腹内出血 B:腹腔感染 C:肾衰 D:肺炎 E:下肢静脉栓塞

某男性患者,61岁,进食后饱胀2月余,血便。超声检查肝右叶可见34mm×36mm边界清楚的强回声实性肿块,外周绕以较宽的声晕,中心部可见不规则无回声区,呈"同心圆"征,其余肝组织回声稍粗糙。升结肠可见假肾状实性肿块

关于肝脏实性肿块,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肝转移癌 B:原发性肝癌 C:结节型肝癌 D:肝腺瘤合并中心坏死液化 E:肝棘球蚴囊肿实变型

某男性患者,45岁,因“不明原因间断性发热伴右下腹痛5年,再发6 d”来诊。患者5年前曾因急性右下腹痛行阑尾切除术,术中及术后病理可见肠系膜局部出血坏死伴炎性反应,肠系膜动、静脉广泛血栓形成,术后症状未缓解。实验室检查:ESR 46 mm/h(↑),CRP 110 mg/L(↑),RF、ANA、ENA、ANCA均(-),乙型肝炎五项均(-),血培养(-)。超声:腹腔干、左肾动脉主干动脉瘤形成,右肾动脉未见异常;左髂总动脉、髂内、髂外及右髂内动脉梭形扩张。

患者经甲泼尼龙、环磷酰胺治疗后好转。2年后复查,ESR 15 mm/h(0~15 mm/h),CRP、SCr、BUN、Ig系列均在正常范围。彩色多普勒超声右肾动脉的彩色血流图和频谱多普勒图如下。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RRA-右肾动脉,AO-腹主动脉)

A:肾动脉狭窄,伴狭窄后扩张 B:肾动脉瘤 C:肾动脉假性动脉瘤 D:肾动脉夹层 E:肾动静脉瘘

某男性患者,37岁,查体发现血压150/94mmHg,B超双肾多发性囊肿,肾脏失去正常结构。父亲58岁时死于尿毒症,哥哥B超肝脏及双肾多发性囊肿,有脑动脉瘤出血史。

成人多囊肾血尿的主要原因

A:高血压 B:肾小球损害 C:肾小管损害 D:囊肿血管破裂 E:尿路感染

某男性患者性,61岁,进食后饱胀2个月余,血便。超声检查肝右叶可见34mm×36mm边界清楚的强回声实性肿块,外周绕以较宽的声晕,中心部可见不规则无回声区,呈"同心圆"征,其余肝组织回声稍粗糙。升结肠可见假肾状实性肿块

关于肝脏实性肿块,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肝转移癌 B:原发性肝癌 C:结节型肝癌 D:肝腺瘤合并中心坏死液化 E:肝棘球蚴囊肿实变型

某男性患者,61岁,进食后饱胀2个月余,血便。超声检查肝右叶可见34mm×36mm边界清楚的强回声实性肿块,外周绕以较宽的声晕,中心部可见不规则无回声区,呈"同心圆"征,其余肝组织回声稍粗糙。升结肠可见假肾状实性肿块

关于肝脏实性肿块,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肝转移癌 B:原发性肝癌 C:结节型肝癌 D:肝腺瘤合并中心坏死液化 E:肝棘球蚴囊肿实变型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