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A是一种重要的非器官特异性肿瘤相关抗原,主要用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如结肠直肠癌,胰腺癌,胆管癌,肝癌,胃癌等的诊断。当肿瘤发生肝转移时,CEA升高尤为明显。
CEA是一种广谱肿瘤标志物,虽然不能作为诊断某种恶性肿瘤的特异性指标,但在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病情监测,疗效评价等方面,仍有重要临床价值。关于CEA,叙述错误的是
A:放疗和化疗的疗效不一定与肿瘤体积成正比,只要CEA浓度能随治疗而下降,则说明有效;若经治疗其浓度不变,甚至上升,则需更换治疗方案 B:经手术或其他方法治疗的患者,通常在术后第6周1次;术后3年内,每月1次;3~5年每3个月1次;5~7年每6个月1次;7年后1年1次,进行CEA检测以监测其复发和转移 C:妊娠期CEA也可升高 D:正常血清或血浆中也可能存在交叉反应性抗原对CEA检测结果造成干扰 E:CEA是一种存在于胎儿消化道上皮细胞内的含硫酸性糖蛋白
患者,男,65岁。突发头痛,恶心,呕吐2周,伴左侧肢体活动欠灵活。患者1年前行右肺上叶恶性肿瘤切除术,无发热,无抽搐。
检查发现有颅内占位性病变,病变周围水肿明显,且中线移位大于0.5cm。应首先考虑为
A:脑内血肿 B:硬脑膜下血肿 C:硬脑膜外血肿 D:肺癌脑转移瘤 E:原发性颅内肿瘤
某女性患者,26岁。2年前因左乳外上象限肿物,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为浸润性小叶癌,2.0 cm×1.5 cm×1.5 cm,伴脉管瘤栓,ER(-),PR(-),HER-2(+),腋淋巴结转移19/21。术后行紫杉醇(泰素)化学治疗6个周期,未行其他治疗。一直定期随访,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现随访,查体:左侧锁骨上区多发结节,最大者1 cm×2 cm,质硬,活动,无触痛。B型超声和CT:左侧锁骨上区多发肿大淋巴结,肿瘤转移可能性大。全面检查未见其他部位肿瘤转移。
对左侧锁骨上区多发肿大淋巴结的合理处理为
A:观察,如有增大,再进一步处理 B:予抗生素治疗2周,如无缩小,再进一步处理 C:左侧锁骨上区肿大淋巴结细针穿刺活检 D:左侧锁骨上淋巴结清扫,送病理检查 E:先予短期试验性抗肿瘤治疗,如缩小,则为肿瘤复发,可继续治疗;如无变化或增大,则不是肿瘤复发,可停止治疗,进行观察
胃癌颈淋巴结转移主要发生在
A:气管食管沟淋巴结 B:副神经周围淋巴结 C:颈深淋巴结上群 D:锁骨上淋巴结 E:颈前淋巴结
某女,37岁。因腹痛3天就诊。超声检查:腹主动脉和腹腔动脉周围有多发性低回声结节,部分结节相互融合成分叶状肿块,边界清楚。
常引起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原发恶性肿瘤,不包括
A:原发性腹膜后组织和器官的癌瘤 B:睾丸恶性肿瘤 C:子宫恶性肿瘤 D:卵巢恶性肿瘤 E:胃癌 F:脾脏肉瘤
胃癌颈淋巴结转移主要发生在()
A:气管食管沟淋巴结 B:副神经周围淋巴结 C:颈深淋巴结上群 D:锁骨上淋巴结 E:颈前淋巴结
胃癌颈淋巴结转移主要发生在()。
A:气管食管沟淋巴结 B:副神经周围淋巴结 C:颈深淋巴结上群 D:锁骨上淋巴结 E:颈前淋巴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