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65岁,拟行胆囊切除术。该患者患有冠心病(心绞痛)和胃肠炎。查体:心率104次/分,心律不齐,血压170/110mmHg,心电图提示:ST段改变。空腹血糖12.8mmol/L,血清总胆固醇10.0mmol/L,血清钾3.5mmol/L。
哪一项不是导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 )
A:高血压 B:糖尿病 C:家族史 D:高胆固醇血症 E:胃肠炎
患者女,54岁。曾进食油腻饮食后右上腹疼痛,伴恶心,呕吐,肌内注射山莨菪碱可缓解。入院前4 h食用炸猪排后,再次出现右上腹痛及中上腹痛,无发热,送来急诊。体格检查:体温38 ℃,全腹平,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右上腹压痛,中上腹压痛,肌卫,莫菲征阳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不活跃。
若B超发现有胆囊结石,胆囊炎,胃胀气明显,胰显示不清,其首选治疗是
A:非手术治疗,包括抗炎,解痉 B:胆囊切除 C:胆囊造瘘 D:胆囊切除+胆急管切开+T管引流术 E:胆囊十二指肠内引流术 F:胃肠减压,抑酸,生长抑素治疗
患者女,65岁,上腹不适1个月余,伴乏力,消瘦,患胆囊结石多年。查体:皮肤巩膜无明显黄染,腹部无压痛。实验室检查:CA19-9 375 U/ml;B超示:胆囊颈部局限性增厚,范围约3 cm,内有血流信号;胆囊单发结石,直径3 cm;超声内镜示:胆囊颈部占位,未侵出胆囊肌层;腹部增强CT提示:胆囊占位性病变,动脉期可见病变明显增强,未发现侵犯肝脏或周围脏器;胆囊结石。
胆囊占位最可能的诊断是
A:胆固醇性息肉 B:胆囊炎性息肉 C: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 D:胆囊腺肌增生症 E:胆囊癌
患者女,65岁,上腹不适1个月余,伴乏力,消瘦,患胆囊结石多年。查体:皮肤巩膜无明显黄染,腹部无压痛。实验室检查:CA19-9 375 U/ml;B超示:胆囊颈部局限性增厚,范围约3 cm,内有血流信号;胆囊单发结石,直径3 cm;超声内镜示:胆囊颈部占位,未侵出胆囊肌层;腹部增强CT提示:胆囊占位性病变,动脉期可见病变明显增强,未发现侵犯肝脏或周围脏器;胆囊结石。
对该患者应采用的治疗是(提示:胆囊占位性病变,动脉期可见病变明显增强,未发现侵犯肝脏或周围脏器;胆囊结石。)
A:严密观察,病变明显增大时手术治疗 B:开腹胆囊切除术 C: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D:胆囊癌根治术 E:5-FU为基础的化疗
患者男,43岁,因胃溃疡穿孔,在全身麻醉下行毕I2式胃大部切除,腹腔引流术。术后返回病室,生命体征稳定,切口敷料干燥。胃肠减压吸出暗红色液体50ml。
胃肠减压的目的不包括
A:改善肠壁的血液循环 B:促进胃肠吻合口愈合 C:维持正常体液平衡 D: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E:减轻胃肠道内压力
男性,25岁。因车祸撞伤腹部,病人诉腹痛难忍,伴恶心,呕吐,X线腹透见膈下游离气体,拟诊为胃肠道外伤性穿孔。
下列对诊断胃肠道穿孔最有意义的表现是
A:腹膜刺激征 B:肠鸣音消失 C:腹腔穿刺抽出混浊液体 D:白细胞计数增高 E:感染中毒症状
某男性患者,43岁,因胃溃疡穿孔,在全身麻醉下行毕Ⅱ式胃大部切除、腹腔引流术。术后返回病室,生命体征稳定,切口敷料干燥。胃肠减压吸出暗红色液体50 ml。
胃肠减压的目的不包括
A:改善肠壁的血液循环 B:促进胃肠吻合口愈合 C:维持正常体液平衡 D: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E:减轻胃肠道内压力
某男性患者,27岁,体检发现胆囊病变。体检:巩膜、皮肤无黄染,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脾(-)。X线胸透心肺无异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正常。本病初拟诊为:胆囊胆固醇性息肉。
不符合胆囊胆固醇性息肉超声特点是
A:胆囊大小正常 B:胆囊内多个乳头状强回声 C:不随体位改变 D:胆囊壁明显增厚 E:一般小于10mm
某男性患者,28岁。体检发现胆囊病变。体检:巩膜、皮肤无黄染,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脾(-)。X线胸透心肺无异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正常。本病初拟诊为:胆囊胆固醇性息肉。
不符合胆囊胆固醇性息肉超声特点是
A:胆囊大小正常 B:胆囊内多个乳头状强回声 C:不随体位改变 D:胆囊壁明显增厚 E:一般小于10mm
某男,28岁。体检发现胆囊病变。体检:巩膜、皮肤无黄染,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脾(-)。X线胸透心肺无异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正常。本病初拟诊为:胆囊胆固醇性息肉。
不符合胆囊胆固醇性息肉超声特点是
A:胆囊大小正常 B:胆囊内多个乳头状强回声 C:不随体位改变 D:胆囊壁明显增厚 E:一般小于1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