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62岁,因“阴道出血”来诊。患者无高血压或血压剧烈波动史,无电解质紊乱或其他症状。B型超声:右腹腔上方低回声团,考虑肾上腺来源肿瘤可能。CT:右肾上腺占位。手术见右肾上腺区一肿瘤,5 cmx3 cmx3 cm,肿瘤与周围组织粘连明显。大体检查:结节状肿物1个,4 cmx3 cmx3 cm。切面质软,淡黄灰褐色,可见灶性出血。镜下:肿瘤一侧见正常肾上腺皮质组织,肿瘤边界清楚,未见明确包膜。肿瘤细胞呈多角形,卵圆形或圆形,核有多形性,大小不一,可见个别巨核细胞,核浆比例较大,胞质嗜碱性,核分裂0~3个/10HPF。肿瘤细胞大多成片排列,但可见明显的以血管为中心的菊形团结构。可见灶性坏死及血管内瘤栓。

该肿瘤的鉴别诊断包括

A:肾上腺皮质腺瘤 B:嗜铬细胞瘤 C: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 D:神经内分泌癌 E:神经母细胞瘤 F:后腹膜肿瘤浸润肾上腺

 患者女,62岁,因“阴道出血”来诊。患者无高血压或血压剧烈波动史,无电解质紊乱或其他症状。B型超声:右腹腔上方低回声团,考虑肾上腺来源肿瘤可能。CT:右肾上腺占位。手术见右肾上腺区一肿瘤,5 cmx3 cmx3 cm,肿瘤与周围组织粘连明显。大体检查:结节状肿物1个,4 cmx3 cmx3 cm。切面质软,淡黄灰褐色,可见灶性出血。镜下:肿瘤一侧见正常肾上腺皮质组织,肿瘤边界清楚,未见明确包膜。肿瘤细胞呈多角形,卵圆形或圆形,核有多形性,大小不一,可见个别巨核细胞,核浆比例较大,胞质嗜碱性,核分裂0~3个/10HPF。肿瘤细胞大多成片排列,但可见明显的以血管为中心的菊形团结构。可见灶性坏死及血管内瘤栓。

为鉴别上述肿瘤,需进行检测的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有

A:Syn B:CgA C:CK(AE1/AE3) D:EMA E:CD34 F:Ki-67 G:vimentin H:S-100 I:HMB-45 J:CD56 K:SMA L:melan A

 患者女,62岁,因“阴道出血”来诊。患者无高血压或血压剧烈波动史,无电解质紊乱或其他症状。B型超声:右腹腔上方低回声团,考虑肾上腺来源肿瘤可能。CT:右肾上腺占位。手术见右肾上腺区一肿瘤,5 cmx3 cmx3 cm,肿瘤与周围组织粘连明显。大体检查:结节状肿物1个,4 cmx3 cmx3 cm。切面质软,淡黄灰褐色,可见灶性出血。镜下:肿瘤一侧见正常肾上腺皮质组织,肿瘤边界清楚,未见明确包膜。肿瘤细胞呈多角形,卵圆形或圆形,核有多形性,大小不一,可见个别巨核细胞,核浆比例较大,胞质嗜碱性,核分裂0~3个/10HPF。肿瘤细胞大多成片排列,但可见明显的以血管为中心的菊形团结构。可见灶性坏死及血管内瘤栓。

支持肾上腺皮质肿瘤的依据是

A:Syn(+),CD56(-),CgA(+),CK(AE1/AE3)(-),EMA(-) B:Syn(+),CD56(+),CgA(+),CK(AE1/AE3)(-),EMA(-) C:Syn(-),CD56(+),CgA(-),CK(AE1/AE3)(-),EMA(-),CD34(+) D:Syn(+),CD56(+),CgA(-),vimentin(+),melan A(+)(-),EMA(-) E:HMB-45 (-),CD56(+),CgA(-),CK(AE1/AE3)(-),EMA(-),CD34(+) F:HMB-45 (+),CD56(+),CgA(-),CK(AE1/AE3)(-),EMA(-),melan A (+)

 患者女,62岁,因“阴道出血”来诊。患者无高血压或血压剧烈波动史,无电解质紊乱或其他症状。B型超声:右腹腔上方低回声团,考虑肾上腺来源肿瘤可能。CT:右肾上腺占位。手术见右肾上腺区一肿瘤,5 cmx3 cmx3 cm,肿瘤与周围组织粘连明显。大体检查:结节状肿物1个,4 cmx3 cmx3 cm。切面质软,淡黄灰褐色,可见灶性出血。镜下:肿瘤一侧见正常肾上腺皮质组织,肿瘤边界清楚,未见明确包膜。肿瘤细胞呈多角形,卵圆形或圆形,核有多形性,大小不一,可见个别巨核细胞,核浆比例较大,胞质嗜碱性,核分裂0~3个/10HPF。肿瘤细胞大多成片排列,但可见明显的以血管为中心的菊形团结构。可见灶性坏死及血管内瘤栓。

诊断考虑为(提示 如该病例免疫组织化学结果Syn(+++),CgA(-),CK(AE1/AE3)(-),EMA(-),CD34(-)(血管壁阳性),Ki-67 10%细胞阳性,vimentin 弱阳性,S-100(-),HMB-45(-),CD56(++),SMA(-),melan A-灶性阳性。)

A:肾上腺皮质腺瘤 B: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瘤 C:神经母细胞瘤 D: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 E:恶性肾上腺皮质腺瘤 F: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

肿瘤组织均具有一定的异型性,异型性的大小是确定良,恶性的主要组织学依据。

图为皮肤鳞状细胞癌镜下观,从肿瘤组织结构的角度观察其异型性,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

A:肿瘤细胞保持正常鳞状上皮结构 B:肿瘤细胞排列整齐,细胞极向正常 C:肿瘤细胞呈编织状排列 D:肿瘤细胞呈束状排列 E:肿瘤细胞失去正常鳞状上皮的结构,呈巢团状排列

肿瘤组织均具有一定的异型性,异型性的大小是确定良,恶性的主要组织学依据。

由上所见,肿瘤异型性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 )

A:肿瘤细胞核分裂像的多少 B:肿瘤细胞排列极向是否紊乱 C:肿瘤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与其来源正常组织的差异 D:肿瘤细胞的大小 E:肿瘤细胞的组织结构差异

 患者男,62岁,因“排黑粪1个月”来诊。胃镜:十二指肠下段局部黏膜隆起,部分黏膜呈污絮色。手术标本大体检查:肿块呈结节状,位于肠壁,5.1 cmx4.9 cm。肠壁结构完整。组织学检查:肿瘤由梭形细胞组成,呈条索状或交错条索状排列,核分裂象6个/50HPF。间质血管丰富,间质胶原纤维增生。免疫组织化学检查:CD117(++),DOG1(++),CD34(+),SMA(-),S100P(++),Dzong(-),b-catenin(-)。

本例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均符合胃肠道间质肿瘤的病理诊断,需鉴别诊断的疾病有

A:平滑肌肉瘤 B:纤维瘤病 C:神经纤维瘤病 D:炎性肌成纤维细胞肿瘤 E:纤维组织细胞瘤 F: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患者男,62岁,因“排黑粪1个月”来诊。胃镜:十二指肠下段局部黏膜隆起,部分黏膜呈污絮色。手术标本大体检查:肿块呈结节状,位于肠壁,5.1 cmx4.9 cm。肠壁结构完整。组织学检查:肿瘤由梭形细胞组成,呈条索状或交错条索状排列,核分裂象6个/50HPF。间质血管丰富,间质胶原纤维增生。免疫组织化学检查:CD117(++),DOG1(++),CD34(+),SMA(-),S100P(++),Dzong(-),b-catenin(-)。

对判断本例胃肠道间质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属高度危险侵袭性有重要价值的有

A:年龄 B:性别 C:十二指肠下段 D:肿瘤5.1 cmx4.9 cm E:核分裂象6个/50HPF F:症状

 患者男,62岁,因“排黑粪1个月”来诊。胃镜:十二指肠下段局部黏膜隆起,部分黏膜呈污絮色。手术标本大体检查:肿块呈结节状,位于肠壁,5.1 cmx4.9 cm。肠壁结构完整。组织学检查:肿瘤由梭形细胞组成,呈条索状或交错条索状排列,核分裂象6个/50HPF。间质血管丰富,间质胶原纤维增生。免疫组织化学检查:CD34(+),SMA(-),S100P(++)。

对此判断有重要价值的指标有(提示 如免疫组织化学检查CD117表达阳性,则符合胃肠道间质肿瘤的病理诊断,其生物学行为属高度危险侵袭性。)

A:十二指肠下段 B:CD117 C:年龄 D:肿瘤5.1 cmx4.9 cm E:核分裂象6个/50HPF F:DOG1

某生产制造企业的组织结构图如下所示:

关于该企业组织设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企业的分工形式为产品制 B:该企业组织设计形式在简单/静态环境中效果比较好 C:该企业组织设计形式在简单/动态环境中效果比较好 D:该公司的关键只能部门为财务部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