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70岁。超声检查见主动脉瓣增厚,钙化,开放受限,关闭不拢,升主动脉扩张。诊断为主动脉瓣狭窄伴关闭不全,拟行手术治疗。

该患者主动脉瓣手术的最佳方案是

A:置换机械瓣 B:置换生物瓣 C:自体肺动脉瓣移植 D:主动脉根部移植 E:主动脉瓣成形

某男性患者,64岁,2周来不明原因发热,乏力,多汗,食欲缺乏,检查心界不大,胸骨左缘第三肋间可闻舒张期叹气样杂音,心率100次/分,律整,肺清,肝未及,脾侧位触及,血压19.5/9.33kPa(146/70mmHg)

超声心动图示主动脉瓣增厚,钙化,关闭不全,上有赘生物,最可能的诊断为

A:风心,主动脉瓣增厚,伴感染性心内膜炎 B:梅毒性主动脉炎,伴感染性心内膜炎 C: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伴感染性心内膜炎 D:风心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伴感染性心内膜炎 E:风心伴风湿活动

某男性患者,31岁,因“间断发热3个月余”来诊。查体:T 38.2 ℃,P 95次/min,R 24次/min,BP 120/60 mmHg;心前区震颤,可闻及Ⅴ/Ⅵ级舒张期杂音。超声诊断:主动脉瓣赘生物形成,主动脉瓣多发穿孔并重度关闭不全。

其超声表现可有

A:左心增大 B:主动脉瓣口舒张期宽基底的反流束 C:升主动脉增宽 D:附着在主动脉瓣叶心室面的异常回声 E:赘生物收缩期摆入主动脉,舒张期退回左心室流出道 F:主动脉瓣体可见细小连续中断

某男性患者,31岁,因“间断发热3个月余”来诊。查体:T 38.2 ℃,P 95次/min,R 24次/min,BP 120/60 mmHg;心前区震颤,可闻及Ⅴ/Ⅵ级舒张期杂音。超声诊断:主动脉瓣赘生物形成,主动脉瓣多发穿孔并重度关闭不全。

最佳超声诊断为(提示 超声左房室瓣前叶部分瓣体呈瘤样脱入心房侧,该瘤样结构收缩期和舒张期持续存在,以收缩期明显。CDFI左房室瓣口心房侧收缩期来自瓣口及前叶瘤体的大量偏心反流信号。)

A:左房室瓣赘生物形成并重度关闭不全 B:左房室瓣瓣膜瘤并重度关闭不全 C:左房室瓣瓣膜瘤破裂并重度关闭不全 D:左房室瓣前叶脱垂并重度关闭不全 E:左房室瓣前叶脱垂、穿孔并重度关闭不全 F:左房室瓣穿孔并重度关闭不全

某男性患者,31岁,因“间断发热3个月余”来诊。查体:T 38.2 ℃,P 95次/min,R 24次/min,BP 120/60 mmHg;心前区震颤,可闻及Ⅴ/Ⅵ级舒张期杂音。超声诊断:主动脉瓣赘生物形成,主动脉瓣多发穿孔并重度关闭不全。

提示存在人工瓣异常的超声表现有(提示 患者行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术,术后1个月再次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A:起自碟瓣和瓣架间的少量反流束 B:起自碟瓣和瓣架间的中量反流束 C:起自瓣架和瓣周组织间的少量反流束 D:起自瓣架和瓣周组织间的中量反流束 E:收缩期跨瓣血流最大流速约2.5 m/s F:收缩期跨瓣血流最大流速超过4.0 m/s

某男性患者,8岁时曾患过扁桃体炎,20天后血沉加快、血中白细胞增高,前臂皮肤出现环形红斑;听诊心音未见明显改变,经过治疗后痊愈。该患者41岁前曾有过数次咽部感染疾病,在咽部感染治疗过程中,听诊主动脉瓣区可闻及吹风样杂音,时有心绞痛现象,46岁时,拔牙后发热持续2个月,听诊时心脏杂音有时因体位变化而变动,超声检查见心瓣膜有赘生物,间断超声图像显示赘生物大小有变化。

41岁时根据当时临床检查,应考虑

A:感染性心内膜炎 B:二尖瓣瓣膜病 C:高血压性心脏病 D:主动脉瓣瓣膜病 E:冠心病

某男性患者,8岁时曾患过扁桃体炎,20天后血沉加快、血中白细胞增高,前臂皮肤出现环形红斑;听诊心音未见明显改变,经过治疗后痊愈。该患者41岁前曾有过数次咽部感染疾病,在咽部感染治疗过程中,听诊主动脉瓣区可闻及吹风样杂音,时有心绞痛现象,46岁时,拔牙后发热持续2个月,听诊时心脏杂音有时因体位变化而变动,超声检查见心瓣膜有赘生物,间断超声图像显示赘生物大小有变化。

该患者46岁时所患的疾病应考虑为

A:感染性心内膜炎 B:二尖瓣瓣膜病 C:高血压性心脏病 D:主动脉瓣瓣膜病 E:冠心病

超声心动图示主动脉瓣增厚,钙化,关闭不全,上有赘生物,最可能的诊断是

A:风心,主动脉瓣增厚,伴感染性心内膜炎 B:梅毒性主动脉炎,伴感染性心内膜炎 C: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伴感染性心内膜炎 D:风心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伴感染性心内膜炎 E:风心伴风湿活动

剖检病死猪,见心脏三尖瓣上附着淡黄色,干燥,坚实。表面粗糙的灰白色菜花状赘生物

该赘生物脱落形成栓子,最可能栓塞的器官是

A:肝 B:脾 C:肺 D:脑 E:肾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