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3岁,左小腿近膝部深部软组织内见肿瘤,无疼痛。术中肿瘤与腱鞘紧密相连,肿瘤直径约3.5 cm,切面呈灰白,灰红色,鱼肉状。

结合大体观察及镜下特征,可能的病变是(提示 光镜下肿瘤细胞形态如图所示:肿瘤由交织束状及漩涡状排列的梭形成纤维细胞样细胞构成,部分呈鱼骨样及人字形排列,核分裂象可见。)

A:纤维肉瘤 B:平滑肌肉瘤 C: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 D:平滑肌瘤 E:血管肌成纤维细胞瘤 F:滑膜肉瘤 G:神经纤维瘤 H:腱鞘纤维瘤

 患者男,43岁,因“尿频,尿痛和排尿困难2个月”来诊。直肠指诊:前列腺增大,局部结节状肿块。穿刺活检:肿瘤细胞呈梭形,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多见,局部见小灶坏死。光镜下肿瘤细胞形态如图所示。

前列腺特异性间质肿瘤的免疫标志特征有

A:平滑肌Actin (+) B:PR(+) C:CD34(+) D:Inhibin(+) E:EMA(+) F:CD68(+)

病历摘要: 患儿6岁,两周前在草地玩耍时左小腿内侧被尖锐物刺伤,当时自觉局部疼痛,经当地卫生院处理后疼痛缓解。近三天出现全身乏力,烦躁不安,进行性咀嚼进食困难。

此时应首先进行哪些处理? 提示:检查发现患儿左小腿伤口表面已愈合结痂,去痂后见一深约2cm小伤口,局部有分泌物。

A:伤口分泌物涂片检查 B:局部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 C:局部用呋喃西林溶液冲洗 D:伤口局部用氧改善缺氧环境 E:彻底清创 F:注射TAT

患者,男性,30岁。右小腿外伤2天,发热,伤肢沉重,疼痛加重1天。查体:体温38.6℃;右小腿局部肿胀,周围皮肤发白,有浆液性渗出物。

为避免发生气性坏疽,伤口局部的处置是

A:用0.9%氯化钠冲洗,缝合伤口 B:用3%过氧化氢冲洗,伤口敞开 C:用1:1000高锰酸钾冲洗,缝合伤口 D:青霉素稀释液冲洗,缝合伤口 E:切除局部坏死组织,伤口敞开

患儿,男,8岁,因"发热伴腮腺肿痛"就诊。体检:体温39℃,左侧腮腺肿大,局部皮肤紧张,发亮,患儿诉说灼热,疼痛。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计数正常。

为减轻腮肿部位的疼痛,采用

A:口服止痛药 B:口含抗炎药 C:咬紧牙关 D:热敷局部 E:冷敷局部

某女性患者,18岁,诉胸骨后疼痛,气促,平卧刺激性咳嗽明显,坐位稍好转,MRI示"右上纵隔7cm×9cm肿块",拟行"纵隔肿瘤切除术"。

有关纵隔肿瘤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胸腺瘤、畸胎瘤和神经源性肿瘤发生率居纵隔肿瘤前三位 B:100%胸腺瘤患者有重症肌无力症状 C:大多数为良性,但可恶性变 D:纵隔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到肿瘤,明确其部位与表面情况 E:纵隔肿瘤主要行手术切除治疗 F:胸腺瘤的临床症状产生于对周围器官的压迫和肿瘤本身特有的症状--合并综合征

肿瘤最常见的局部表现是( )

A:肿块 B:出血 C:溃疡 D:疼痛 E:局部组织受压

肿瘤的局部表现有______

A:肿块 B:溃疡 C:出血 D:疼痛 E:梗阻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