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8岁。出现下肢麻木,发凉,间歇性跛行8年,有20年吸烟史。近来病情发展,持续疼痛,夜间尤甚,右下肢肌肉萎缩,右足背动脉搏动消失,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不考虑该患者为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的主要依据是

A:患者年轻,病史长 B:间歇性跛行 C:足背动脉搏动消失 D:夜间疼痛重 E:none

患者,男,38岁。出现下肢麻木,发凉,间歇性跛行8年,有20年吸烟史。近来病情发展,持续疼痛,夜间尤甚,右下肢肌肉萎缩,右足背动脉搏动消失,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不考虑该患者为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的主要依据是

A:患者年轻,病史长 B:间歇性跛行 C:足背动脉搏动消失 D:夜间疼痛重

患儿女,3岁。因“反复呼吸道感染伴气促”来诊。查体:T 38 ℃,呼吸增快,发育不良,口唇发绀,无颈静脉充盈。HR 140次/min,律齐,胸骨左缘第2~3肋间I2/Ⅵ级收缩期杂音,P2增强,双下肺闻及湿啰音,下肢无水肿。

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提示 经住院治疗1周后,肺部炎症消失。心脏超声:右心房,右心室明显增大,左心房,左心室偏小,肺动脉增粗,流速较快,房间隔缺损5~6 mm,可见右向左分流,上腔静脉正常,下腔静脉增宽,肺静脉显示不清,室间隔无缺损,三尖瓣中量回流。)

A:肺动脉狭窄合并三尖瓣回流 B:动脉导管未闭,继发肺动脉__,三尖瓣回流 C:左心发育不全,继发肺动脉__,三尖瓣回流 D:原发肺动脉__,房间隔缺损,三尖瓣回流 E:下腔静脉梗阻,房间隔缺损,三尖瓣回流 F:肺静脉异常连接,房间隔缺损,三尖瓣回流,继发肺动脉__

男性,50岁,反复咳嗽,脓痰,伴发热40年,偶有咳血性脓痰,多次抗炎治疗后迁延不愈,胸片示左下叶基底段内多个囊性病变阴影,边界较清。

具体处理时发现异常动脉源自降主动脉,血液回流入下肺静脉,则多为

A:中央型 B:周围型 C:叶内型 D:叶外型 E:肺动静脉瘤型

 患者女,55岁,因“反复发作性头晕1个月”来诊。高血压病史15年,未规律服用降压药;因冠状动脉狭窄做冠状动脉支架术后1年;否认糖尿病,高血脂病史。吸烟10~20支/dx20年。查体:双侧桡动脉搏动不对称,左侧相对减弱;双上肢血压不对称,右侧165/100 mmHg,左侧100/60 mmHg。

不能发现该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检查是

A:颈动脉超声 B:经颅多普勒(TCD)超声 C:颅脑MRI D:血管造影(DSA) E:颅脑+颈部磁共振血管造影

 患者男,80岁,有20年糖尿病病史,因睡觉时右下肢疼痛入院。查体:右下肢皮肤苍白,足背动脉未扪及搏动,趾端冰凉。入院诊断为右下肢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化。

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化诊断的金标准是

A:活动平板 B:节段动脉压 C:血管造影 D:脉搏容积描记 E:MRA

男性,50岁,反复咳嗽,脓痰,伴发热40年,偶有咳血性脓痰,多次抗炎治疗后迁延不愈,胸片示左下叶基底段内多个囊性病变阴影,边界较清。

具体处理时发现异常动脉源自降主动脉,血液回流入半奇静脉,则多为

A:中央型 B:周围型 C:叶内型 D:叶外型 E:肺动静脉瘤型

 患者女,55岁,因“反复发作性头晕1个月”来诊。高血压病史15年,未规律服用降压药;因冠状动脉狭窄做冠状动脉支架术后1年;否认糖尿病,高血脂病史。吸烟10~20支/dx20年。查体:双侧桡动脉搏动不对称,左侧相对减弱;双上肢血压不对称,右侧165/100 mmHg,左侧100/60 mmHg。

不能发现该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检查是

A:颈动脉超声 B:经颅多普勒(TCD)超声 C:颅脑MRI D:血管造影(DSA) E:颅脑+颈部磁共振血管造影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