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48岁,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收住院。入院时T36.5℃,HR89次/分,BP128/78mmHg,二尖瓣面容。昕诊双肺呼吸音低,对称,房颤心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听诊区均可闻及I3级以上杂音。患者入院后经充分的术前检查和准备,拟在全麻复合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

提示:患者主动脉根部灌注冷停跳液后心脏成功停搏,拟在浅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此时患者的心肺功能由体外循环装置(体外循环机)维持,因此生命体征的监测显得尤为重要。提问:体外循环期间应监测的主要生理指标有哪些?

A:直接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左房压 B:温度 C:呼气末二氧化碳 D:静脉血氧饱和度 E:心功能 F:心电图 G:尿量及其性状 H:心率变异性 I:周围组织灌注状况 J:血气及电解质

男,70岁。超声检查见主动脉瓣增厚,钙化,开放受限,关闭不拢,升主动脉扩张。诊断为主动脉瓣狭窄伴关闭不全,拟行手术治疗。

该患者主动脉瓣手术的最佳方案是

A:置换机械瓣 B:置换生物瓣 C:自体肺动脉瓣移植 D:主动脉根部移植 E:主动脉瓣成形

某男性患者,19岁,身高1.85米,瘦长体形,有指征、腕征、眼睛高度近视、晶体脱位、心前区闷痛和气短。超声心动图表现为升主动脉内径明显扩张为54mm,主动脉弓35mm,降主动脉30mm,其内未见明显夹层分离。左室、左房增大,二尖瓣前叶收缩期突向左房,深度为0.78cm,左房内见蓝色花彩血流束,面积为12.3cm,左室流出道内舒张期见红色花彩血流束,面积7.9cm

关于二尖瓣,可诊断为

A:二尖瓣狭窄 B:二尖瓣前叶脱垂 C:二尖瓣赘生物 D:二尖瓣狭窄伴反流 E:二尖瓣狭窄伴脱垂

某女性患者,58岁,自觉心慌、呼吸困难,X线检查心影呈"梨状",超声表现左房扩大,二尖瓣增厚,反光强,粘连,M型示二尖瓣前后叶同向运动,呈"城墙样"改变

若同时主动脉瓣口探及高速射流,流速4.0m/s,又应当诊断为

A:主动脉瓣狭窄 B: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C:风心病,联合瓣膜病 D:主动脉瓣上狭窄 E:主动脉瓣下狭窄

某女性患者,29岁,劳累性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乏力,气短,时有咯血,听诊心尖区有舒张期隆隆样杂音,临床诊断为风心病、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的改变包括

A:二尖瓣增厚,反光强 B:二尖瓣有钙化 C:二尖瓣城墙样改变 D:二尖瓣前后叶同向运动 E:二尖瓣吊床样改变 F:二尖瓣前后叶反向运动 G:二尖瓣前后叶粘连

某男性患者,19岁,身高1.85米,瘦长体形,有指征、腕征、眼睛高度近视、晶体脱位、心前区闷痛和气短。超声心动图表现为升主动脉内径明显扩张为54mm,主动脉弓35mm,降主动脉30mm,其内未见明显夹层分离。左室、左房增大,二尖瓣前叶收缩期突向左房,深度为0.78cm,左房内见蓝色花彩血流束,面积为12.3cm,左室流出道内舒张期见红色花彩血流束,面积7.9cm

关于二尖瓣,可诊断为

A:二尖瓣狭窄 B:二尖瓣前叶脱垂 C:二尖瓣赘生物 D:二尖瓣狭窄伴反流 E:二尖瓣狭窄伴脱垂

某女性患者,58岁,自觉心慌、呼吸困难,X线检查心影呈"梨状",超声表现左房扩大,二尖瓣增厚,反光强,粘连,M型示二尖瓣前后叶同向运动,呈"城墙样"改变

若同时主动脉瓣口探及高速射流,流速4.0m/s,又应当诊断为

A:主动脉瓣狭窄 B: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C:风心病,联合瓣膜病 D:主动脉瓣上狭窄 E:主动脉瓣下狭窄

某女性患者,29岁,劳累性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乏力,气短,时有咯血,听诊心尖区有舒张期隆隆样杂音,临床诊断为风心病、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的改变包括

A:二尖瓣增厚,反光强 B:二尖瓣有钙化 C:二尖瓣城墙样改变 D:二尖瓣前后叶同向运动 E:二尖瓣吊床样改变 F:二尖瓣前后叶反向运动 G:二尖瓣前后叶粘连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