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46岁,51kg。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心功能I3级,拟行二尖瓣置换术。血压120/70mmHg;心电图示房颤,心室率75次/分。一直口服维持量地高辛。术前心超检查发现二尖瓣口面积为1cm
,EF38%。经必要的术前准备后,择期在全麻复合浅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置换术。入手术室建立常规监测,轻度头低位下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穿刺刚完成患者诉胸闷,随即咳出多量泡沫样痰,血压85/50mmHg,心电图示房颤,心室率130次/分,脉搏血氧饱和度83%。
提示:患者二尖瓣置换手术经过顺利,主动脉开放后出现室颤,经二次胸内除颤后恢复窦性心律,20min后转为房颤心律,血压85/50mmHg,心室率128次/分。提问:下述哪些措施有助于该患者维持心肌氧供需平衡?
A:尽可能缩短并行循环时间 B:控制心室率低于100次/分 C:充分补液使左心室舒张末期足够充盈 D:维持满意的血压保证冠脉灌注压 E:维持低体温以降低机体耗氧量 F:血液稀释以增加心肌和组织氧供 G:应用药物或电复律恢复窦性心律 H:应用正性肌力药维持适度的心肌收缩力 I:增加动脉血中的氧含量
患者女,55岁,因“急性重症胆管炎”急诊手术,在手术过程中,为维持血压,曾用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升压。术后转入ICU,血压逐渐好转。近2d尿量逐渐减少,前日24h尿量350ml,精神差,全身水肿。实验室检查:BUN19.2mmol/L,SCr308μmol/L。
患者行血液净化治疗时,下列护理措施错误的是(提示经过治疗患者病情无改善,行血液净化治疗。)
A:预防低血压 B:防止空气进入 C:保持管路密闭性 D:防止管路滑脱 E:监测凝血功能,保持在正常范围 F: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
(选购和使用血压计的注意事项)
水银血压计
A:检查外壳的完整性 B:搬运血压计应平放 C:用后及时将血压计往右倾斜45度 D:检查玻璃泡是否破裂,以免在应用时水银溢出 E:测量结果的正确性:将同一血压正常者的测值与医院测得的结果相比较
(选购和使用血压计的注意事项)
电子血压计
A:检查外壳的完整性 B:搬运血压计应平放 C:用后及时将血压计往右倾斜45度 D:检查玻璃泡是否破裂,以免在应用时水银溢出 E:测量结果的正确性:将同一血压正常者的测值与医院测得的结果相比较
某女,44岁,发现高血压3年,血压经常维持在180/100mmHg,伴口干、多尿,以夜尿增多为主,化验血钾为3.0mmol/L,时常出现四肢麻木和手足搐搦
病因诊断可能为
A:原发性高血压 B:肾脏疾病 C:嗜铬细胞瘤 D:原醛 E:脑血管栓塞
大米和大豆混合食用,可提高其蛋白质的生物价。
大米和大豆混合食用和作用是
A:蛋白质含量增加 B:减少非必需氨基酸 C:蛋白质的损失减少 D:生物价提高 E:蛋白质的吸收率增加
大米和大豆混合食用,可提高其蛋白质的生物价。
大米和大豆混合食用时,发挥了互补作用的氨基酸是
A:亮氨酸和异亮氨酸 B:苯丙氨酸和色氨酸 C:蛋氨酸和赖氨酸 D:赖氨酸和苯丙氨酸 E:苏氨酸和色氨酸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早期仅表现心脏排血量和全身小动脉张力增加,持续发展的结果可导致心、脑等重要靶器官缺血损伤。因此,高血压的预防至关重要。
在人群和青少年中开展高血压病的预防是
A:先期预防 B:一级预防 C:二级预防 D:三级预防 E:原级预防
某女,82岁,体重45kg。术前诊断为股骨颈骨折,拟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既往史高血压10年,慢性支气管炎30年。术前检查发现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无自觉症状;ECG正常;UCG显示室间隔增厚(14mm),左室流出道血流速度增快,与左室流出道之间的最大压差为40.4mmHg,左室舒张功能减低。未用术前药。静脉诱导用异丙酚90mg+芬太尼50μg+琥珀胆碱100mg,气管内插管;维持麻醉用异氟醚+N
O/O
吸入,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和维库溴铵。术中行直接动脉压测定,连续监测ECG、SpO
、尿量等。术中血压波动明显,低血压期间采用数次血管活性药物,血压维持120~150/60~80mmHg。术毕患者清醒,拔管。术后恢复良好。
若术中出现血压升高,宜采用的措施是
A:间断给予芬太尼和泮库溴铵 B:静脉给予咪达__2mg C:增加吸入麻醉药浓度,加深麻醉 D:给予硝普钠 E:给予硝酸甘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