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丝束两端采用镦头锚具时,同一束中各根钢丝下料长度的相对差值,当钢丝束长度小于或等于20m时,不宜大于1/3000;当钢丝束长度大于20m时,不宜大于1/5000,且不大于5mm。长度不大于6m的先张构件,当钢丝成组张拉时,同组钢丝下料长度的相对差值不得大于()。
公共建筑、高层厂房(仓库)及甲、乙、丙类厂房应沿疏散走道和在安全出口、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门的正上方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不符合规范规定的有( )。
A: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正上方应采用“安全出口”作为指示标志 B:沿疏散走道设置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置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1.0m以下的墙面上,且灯光疏散指示标志间距应不大于20m C:对于袋形走道,应不大于10m;在走道转角区,应不大于1.0m D: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必须采用蓄电池供电
疏散走道上的标志灯间距不宜( ),人防工程不宜( )。
A:小于20m,小于10m B:大于20m,小于10m C:小于20m,大于10m D:大于20m,大于10m
疏散走道上的标志灯间距不宜( ),人防工程不宜( )。
A:小于20m,小于10m B:大于20m,小于10m C:小于20m,大于10m D:大于20m,大于10m
疏散走道上的标志灯间距不宜( ),人防工程不宜( )。
A:小于20m,小于10m B:大于20m,小于10m C:小于20m,大于10m D:大于20m,大于10m
安全疏散距离是根据允许疏散时间和人员疏散速度确定的。人防工程内的安全疏散距离根据人员密度不同、疏散人员类型不同、工程类型不同及照明条件不同也有一定幅度变化。下列关于安全疏散距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旅馆建筑内的房间门至最近的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是30m B:位于袋形走道两侧的教学楼建筑的房间门到最近的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为20 m C:布置在袋形走道尽端的歌舞厅包厢,其房间疏散门到最近的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大于9m D:办公楼建筑内的房间室内最远点到该房间疏散门的距离不大于1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