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男子身高为170cm,胸围为88cm,腰围为68cm,臀围为92cm,则该男子上装号型的表示方法是()
A:170/88Y B:170/88B C:170/92Y D:170/68Y
正常4岁小儿,其平均身高约为
A:78cm B:82cm C:88cm D:92cm E:98cm
某幼儿园小朋友的身高分别为:92cm、98cm、88cm、105cm、91cm、92cm、99cm、102cm、88cm、98cm。若将这些小朋友划为一组,则其组距为( )。
A:10cm B:12cm C:17cm D:15cm
某幼儿园小朋友的身高分别为:92cm、98cm、88cm、105cm、91cm、92cm、99cm、102cm、88cm、98cm。则其组距为( )。
A:10cm B:12cm C:17cm D:15cm
常见食物pH的近似值范围如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常见食物 | 橘子汁 | 泡菜 | 酸牛奶 | 鸡蛋清 |
pH(近似值) | 3.0~4.0 | 3.2~3.6 | 6.3~6.6 | 7.6~8.0 |
A:鸡蛋清显碱性 B:胃酸过多的人应少吃泡菜 C:橘子汁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D:酸牛奶比橘子汁的酸性强
下表是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
物质种类 | 厕所清洁剂 | 桔子汁 | 牛奶 | 草木灰水 | 厨房清洁剂 |
pH | 1 | 3 | 6.5 | 11 | 12.5 |
有关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牛奶的酸性比桔子汁强 B: 用湿润的pH试纸蘸取厕所清洁剂测其pH C: 草木灰水显酸性 D: 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吃桔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部分参战国死亡人数
中国军民 | 苏联军民 | 英国官兵 | 美国官兵 | 德国官兵 | 日本官兵 |
2100多万 | 2700多万 | 37.5万 | 40.5万 | 1360万 | 274.7万 |
材料二 从美国的利益出发,布什政府对一些国际条约拒签的拒签、毁约的毁约、修改的修改;……甚至不经联合国授权就对南联盟进行军事打击。
(1)依据材料一,请你分别写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和标志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历史事件。
(2) 依据材料二,你认为当今世界威胁人类进步和安全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
(3)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世界人民面临的重大任务,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什么?
(4)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你认为中国应做出哪些努力?
(1)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
(2)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3)和平与发展。
(4)①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②大力发展我国经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③积极发挥联合国和其它国际组织的作用。
某温度时,在2L密闭容器中气态物质X.和Y.反应生成气态物质Z.,它们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
(1)根据左表中数据,在右图中画出X.、Y.、Z.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
t/min | X/mol | Y/mol | Z/mol |
0 | 1.00 | 1.00 | 0.00 |
1 | 0.90 | 0.80 | 0.20 |
3 | 0.75 | 0.50 | 0.50 |
5 | 0.65 | 0.30 | 0.70 |
9 | 0.55 | 0.10 | 0.90 |
10 | 0.55 | 0.10 | 0.90 |
14 | 0.55 | 0.10 | 0.90 |

(2) 体系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列式计算该反应在0-3min时间内产物Z.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
(4) 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X.的转化率
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如果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改变实验条件(温度、压强、催化剂)得到Z.随时间变化的曲线①、②、③(如右图所示)则曲线①、②、③所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分别是:
① 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综合运用,注意图像和有关计算。
(1)根据题目中表格给出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找出相应的点,然后用光滑的曲线描点即可。
(2)根据题意,可以利用“三步法”求解
aX + bYcZ
开始 1.00 1.00 0
转化 0.45 0.9 0.9
平衡 0.55 0.1 0.9
根据各物质的量之比可得体系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X+2Y2Z。
(3)根据图像可知在3min时,生成物Z的物质的量为0.5mol, 其平均速率为0.083mol/L·min。
(4)X的转化率等于0.45。
(5)由题目所给图象可知,在1中,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小于原平衡的物质的量,说明平衡逆向移动,条件为升高温度。在2中,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相同,且速率加快,条件为加入催化剂;在3中,平衡正向移动,且速率加快,条件为加压。
【答案】(5分)
(1)( 连线 略。) A、C、B、D
(2) A C D
(3) ① ② ③ ④
【解析】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