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向乙签发了一张20万元的支票,出票时间为2012年4月1日,乙于同年4月5日背书转让给丙。

如果丙在5月10日提示付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已过提示付款期,付款人可拒绝付款,但持票人并未丧失票据权利 B:持票人对支票出票人的权利,自出票日起6个月 C:已过提示付款期,付款人可拒绝付款,同时持票人丧失票据权利 D:持票人对支票出票人的权利,自出票日起3个月

北京的甲公司和长沙的乙公司于2010年4月1日在上海签订一买卖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提供一批货物,双方应于2010年4月10日在厦门履行合同。2010年4月10日,甲公司依约交货后,乙公司拒绝付款。经交涉无效,甲公司准备对乙公司提起诉讼。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甲公司对乙公司提起诉讼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日是( )。

A:2011年4月1日 B:2011年4月10日 C:2012年4月1日 D:2012年4月10日

2010年4月,某市劳动行政部门在对甲公司进行例行检查时,发现甲公司存在以下问题: (1)张某自2009年4月1日起开始在甲公司工作,张某的月工资为3000元。甲公司起初拒绝与张某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在张某多次请求下,直到2009年7月1日,甲公司才与张某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 (2)2009年9月1日,甲公司与曹某的2年期劳动合同到期。曹某提出,由于自己与甲公司已经连续订立了2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合同订立日期分别为2005年9月1日,2007年9月1日),而且自己在劳动合同履行期间没有不良表现,因此,甲公司应当与自己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3)2009年4月1日,甲公司与孙某订立了1年期劳动合同,双方约定了试用期,试用期满月工资为1200元。甲公司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为1100元,当地最低月工资标准为1000元。 (4)2009年6月1日,实际工作年限为8年,在甲公司已经工作4年的杨某因病请长假休息。杨某的月工资为2000元,病休期间,甲公司向杨某支付的病假工资为600元,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为800元。2009年8月1日,甲公司与杨某于3年前订立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到期,甲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5)2009年8月1日,甲公司与李某5年期的劳动合同到期,李某向甲公司提出维持原劳动合同的条件续订劳动合同,遭到甲公司的拒绝。李某自2004年8月1日起在甲公司工作,李某的月平均工资为6000元。 (6)2009年12月1日,甲公司书面通知正在哺乳期的郑某解除尚未到期的劳动合同。郑某自2004年1月1日起在甲公司工作,郑某的月平均工资为3000元。已知:上述所有劳动者的月平均工资既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也不高于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回答下列第1~6小题。

根据本题要点(1)所提示的内容,下列表述中,符合规定的是( )。

A:自2009年4月1日起甲公司即与张某建立劳动关系 B:甲公司最迟应于2009年4月30日与张某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C:甲公司2009年4月份应向张某支付3000元工资,5月份,6月份应向张某分别支付6000元工资 D:2009年7月1日,当甲公司书面通知张某订立劳动合同时,如果张某不与甲公司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甲公司应当书面通知张某终止劳动关系,甲公司无需向张某支付经济补偿

王某是一名技术工人,现年42岁,有一妻一子,于2009年2月1日向保险公司购买了20万元的1年期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附加医疗保险,责任期限是30天,未指定受益人。2009年4月5日,由于意外,王某造成骨折,1个月后痊愈,医疗费用为10000元,同时,因无法工作造成的违约损失为40000元。2010年1月25王某日外出途中因车祸重伤,4天后死亡。

对于王某2010年1月25日发生的事故,保险人的责任期限自( )。

A:2009年2月1日至2010年1月31日 B:2009年2月1日至2010年2月1日 C:2010年2月1日至2010年3月2日 D:2010年1月25日至2010年2月24日

2009年3月1日,某企业为职工投保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保费由企业支付,责任限期为30天。职工张某指定妻子刘某为受益人,后来离婚,离婚次日张某遇车祸死亡,对保险公司给付的2万元保险金,企业以张某生前单位借款留下一半,另一半则以刘某已与张某离婚为由交给张某父母。

对于9月1日发生的事故,责任限期是( )。

A:2009年3月1日至2009年3月30日 B:2009年3月1日至2009年3月31日 C:2009年9月1日至2009年9月30日 D:2009年9月1日至2009年10月1日

某商业楼建筑面积为5000m,于2000年9月1日开业,2002年3月1日建成投入使用;该楼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使用年限为60年。业主于2003年3月1日通过补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将土地使用权性质由划拨转为出让,用途为商业,土地使用年限40年,自2003年3月1日起至,2043年2月28日止。在2004年3月1日,业主拟以该商业楼为抵押物向银行申请二年期的抵押贷款,委托房地产估价机构估价。

采用收益法估价时,下述观点不正确的是( )。

A:收益年限应按估价时点时的土地使用权剩余年限计算 B:估价时点应设定为2004年3月1日。 C:净收益中应扣除建筑物折旧额 D:应要求委托人提供该商业楼的经营收益和费用资料

某商业楼建筑面积为5000m,于2000年9月1日开业,2002年3月1日建成投入使用;该楼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使用年限为60年。业主于2003年3月1日通过补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将土地使用权性质由划拨转为出让,用途为商业,土地使用年限40年,自2003年3月1日起至,2043年2月28日止。在2004年3月1日,业主拟以该商业楼为抵押物向银行申请二年期的抵押贷款,委托房地产估价机构估价。

估价机构评估出该商业楼在2004年3月1日公开市物价值为49000万元。近年来此类房地产的价格年均上涨5%趋势仍将继续。另根据拍卖行统计数据,此类房地产快速变现的变现率一般为其正常市场价格的70%。估价机构向委托人提交的估价结果应该是( )万元。

A:2800 B:2940 C:4000 D:4200

某商业楼建筑面积为5000m,于2000年9月1日开业,2002年3月1日建成投入使用;该楼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使用年限为60年。业主于2003年3月1日通过补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将土地使用权性质由划拨转为出让,用途为商业,土地使用年限40年,自2003年3月1日起至,2043年2月28日止。在2004年3月1日,业主拟以该商业楼为抵押物向银行申请二年期的抵押贷款,委托房地产估价机构估价。

假设在2005年9月1日,业主委托某估价机构重新评估该商业楼届时的抵押价值,若估价结果显示该商业楼的公开市场价值比2004年3月1日的公开市场价值增加了500万元。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原抵押权人认为该商业楼已全部抵押,500万元增值不能再次立抵押权 B:原抵押权人认为该商业楼已全部抵押给原抵押权人,500万元增值不能对原抵押权人以外的债权提供担保 C:业主认为该500万元属于抵押物价值的新增部分,不属于抵押范围,若对抵押物拍卖,原抵押权人对该部分价值无优先受偿权 D:该500万元可再次抵押

某女性患者,51岁。2004年6月15日因"体检时胸片发现右下肺占位性病变2天"如烟。如烟后胸CT示:右下肺门淋巴结转移。纤维支气管镜见右肺下叶支气管开口处新生物,活检报告为"右下肺腺癌"。经完善术前检查后患者于2004年6月23日行右肺下叶切除术,术中探查发现肿瘤位于右肺下叶,大小约6cm×6cm×5cm,胸膜在肺表面有凹陷、皱缩,肺门淋巴结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并融合,右肺上、中、下三叶间裂完整。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病理报告为:"右肺下叶中分化腺癌,肺门淋巴结(7/9枚)、纵隔淋巴结(1/7枚)癌转移,支气管旁淋巴结(5枚)及支气管残端未见癌组织"。患者术后于2004年7月19日~10月21日行辅助化疗4周期,2004年11月13日~12月22日行放疗50Gy/25F,放疗结束后患者在门诊随访。2006年2月17日因声嘶行胸部CT示:纵隔淋巴结增多、肿大,转移癌可能。遂于2006年2月20日~7月31日行化疗6周期,复查胸部CT示:纵膈未见肿大淋巴结,遂停止治疗,门诊随访。患者2007年5月7日复查胸部CT示:双肺多发小结节影,考虑转移可能。遂于2007年5月11日起行分子靶向治疗至今,期间复查胸部CT示:双肺病灶明显缩小。患者既往无吸烟史。

患者2004年6月术后的诊断为

A:右肺下叶中分化腺癌pTNM B:右肺下叶中分化腺癌pTNM C:右肺下叶中分化腺癌pTNM D:右肺下叶中分化腺癌pTNM E:右肺下叶中分化腺癌pTNM F:右肺下叶中分化腺癌pTNM

某女性患者,52岁,2004年6月15日因"体检时胸片发现右下肺占位性病变2天"入院。入院后胸部CT示:右下肺占位性病变,周围型肺癌可能性大,不排除右下肺门淋巴结转移。纤维支气管镜见右肺下叶支气管开口处新生物,活检报告为"右下肺腺癌"。经完善术前检查后患者于2004年6月23日行右肺下叶切除术,术中探查发现肿瘤位于右肺下叶,大小约6cm×6cm×5cm,胸膜在肺表面有凹陷、皱缩,肺门淋巴结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并融合,右肺上、中、下三叶间裂完整。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病理报告为:"右肺下叶中分化腺癌,肺门淋巴结(7/9枚)、纵隔淋巴结(1/7枚)癌转移,支气管旁淋巴结(5枚)及支气管残端未见癌组织"。 患者术后于2004年7月19日~10月21日行辅助化疗4周期,2004年11月13日~12月22日行放疗50Gy/25F,放疗结束后患者在门诊随访。2006年2月17日因声嘶行胸部CT示:纵隔淋巴结增多、肿大,转移癌可能。遂于2006年2月20日~7月31日行化疗6周期,复查胸部CT示:纵隔未见肿大淋巴结,遂停止治疗,门诊随访。患者2007年5月7日复查胸部CT示:双肺多发小结节影,考虑转移可能。遂于2007年5月11日起行分子靶向治疗至今,期间复查胸部CT示:双肺病灶明显缩小。 患者既往无吸烟史。

患者2004年6月术后的诊断为

A:右肺下叶中分化腺癌pT2N1M0 B:右肺下叶中分化腺癌pT3N1M0 C:右肺下叶中分化腺癌pT4N1M0 D:右肺下叶中分化腺癌pT2N2M0 E:右肺下叶中分化腺癌pT3N2M0 F:右肺下叶中分化腺癌pT4N2M0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