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行为中,属于侵害公民肖像权的行为是()
A:在寻人启事上刊登公民的照片 B:未经本人同意在照像馆橱窗陈列本人照片 C:在通缉令上使用逃犯的照片 D:在庭审纪实中,使用犯罪人的图像
下列情况中不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有()
A:为追捕逃犯而在通缉令上使用逃犯的照片 B:为了寻找不知去向的人而在报上刊登的寻人启事中使用其照片 C:为报道某一事件新闻而将一部分人摄入照片 D:公司为广告宣传,未与某职工协商而使用其照片 E:将别人的照片倒挂在厕所中
下列行为中,属于侵害自然人肖像权的行为是()。
A:在新闻报道中展示自然人的照片 B:未经本人同意在商品包装上使用照片 C:在通缉令上使用逃犯的照片 D:在庭审纪实中,使用犯罪人的图像
下列行为中,属于侵害自然人肖像权的行为是()。
A:在新闻报道中展示照片 B:未经本人同意在商品包装上使用照片 C:在通缉令上使用逃犯的照片 D:在庭审纪实中,使用犯罪人的图像
下列属于侵犯肖像权的是()。
A:寻人启事刊登某人照片 B:通缉令上使用某人照片 C:未经黄某同意,在照相馆使用黄某图片 D:在庭审中使用犯罪嫌疑人照片
在侦查活动中,公安机关可以在必要时发布通缉令,追捕犯罪嫌疑人归案。关于通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缉的对象是应当逮捕而在逃的犯罪嫌疑人 B:公安机关在自己辖区内直接发布通缉令 C:公安机关应当经上级公安机关批准后才能发布通缉令 D:公安机关应经人民检察院批准后才能发布通缉令
下列关于刑事诉讼中通缉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检察机关有权在自己的辖区内直接发布通缉令 B:公安机关有权在自己的辖区内直接发布通缉令 C:通缉的对象是应当逮捕而在逃的犯罪嫌疑人 D:下级公安机关对超出自己管辖的地区,应当报请有权决定的上级公安机关发布通缉令
在下列情况中,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是( )。
A:为了寻找失散的亲友而在电视上播出的寻人启事中所使用的照片 B:为追捕逃犯而在通缉令上所使用的逃犯照片 C:为新闻报道需要而使用他人的照片 D:未经同意将获得福利彩票特等奖的获奖者照片用于广告宣传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6分)
“亲,被通缉的逃犯们,徐汇公安‘清网行动’大优惠开始啦!亲,现在拨打24小时客服热线021-64860697或110,就可预订‘包运输、包食宿、包就医’优惠套餐……”日前,上海徐汇警方微博发布的一则《通缉令》在网上被疯传,这则“通缉令”因为使用淘宝体说话方式,被称为“淘宝体通缉令”。随后,烟台警方、福州警方等也相继通过微博发布类似通缉令。
对于这种“淘宝体通缉令”,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00字左右。)
答:
【答案】【示例一】“淘宝体通缉令”值得推广。首先,“淘宝体”可消除罪犯的畏惧感,解除顾虑,主动投案自首;其次,把硬邦邦的通缉令变得轻松活泼,塑造执法机关的亲民形象;再次,可以吸引眼球,起到更好的宣传效果,有利于发挥通缉令的作用。【示例二】通缉令不宜用“淘宝体”。首先,通缉令属于政府公文,“淘宝体”具有调侃意味,消除了公文的严肃性。其次,公安局是政府执法机关,发布通缉令是一件严肃的事情,面对违法犯罪需要义正词严,“淘宝体”和警察的形象不相符。(观点明确,2分;理由4分,阐述合理、连贯,两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是道开放性试题。题干问的是“对‘淘宝通缉令’的看法”,回答应先仔细阅读题干,了解“淘宝通缉令”的内涵,然后再旗帜鲜明的表示自己肯定或否定或有肯定有否定的态度,最后再分条列举原因。“淘宝通缉令”是先由上海警方通过微博发布的,意在用比较亲切易于接受的淘宝语体,通过一些“优惠”方式,劝谕逃犯自首。在表达自己的看法时,可从对抓捕逃犯的意义、对社会治安的影响、对塑造警方形象的意义、是否合乎法律等方面考虑。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