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线摄影中,X线束是以焦点作为顶点的锥形放射线束,将被照体G置于焦点与胶片之间时,因为几何投影关系,一般被照体离开焦点一定的距离a(焦-肢距),胶片离开肢体一定的距离b(肢-片距)。所以,肢体在X线胶片上的影像S要比肢体G大,是被放大了的影像,S与G之比即影像的放大率M,而且胶片离肢体越远,影像放得越大。国际放射学界公认:当照片上的半影模糊值<0.2mm时,人眼观察影像毫无模糊之感;当半影模糊值=0.2mm时,人眼观察影像开始有模糊之感。故0.2mm的半影模糊值就是模糊阈值。
关于几何学模糊,叙述错误的是
A:焦点尺寸越大,影像越模糊 B:应使被照体靠近胶片 C:0.2mm是半影模糊阈值 D:应减小焦-肢距 E:使用小焦点
利用射线源发出的贯穿辐射线穿透焊缝后使胶片感光,焊缝中的缺陷影像便显示在经过处理后的射线照相底片上,能发现焊缝内部气孔、夹渣等缺陷的检测方法是( )。
A: 射线探伤 B: 渗透探伤 C: 超声波探伤 D: 磁性探伤
()的表达式是指射线剂量率与离射线源的距离平方成反比,。
A:距离防护 B:时间防护 C:距离防护 D:以上都不对
下列各项中不影响射线照片细节影像不清晰度的是()。
A:射线源尺寸 B:射线源到胶片距离 C:X射线能量 D:X射线强度
试样中靠近射线源侧的缺陷影像,在()情况下其清晰度不好
A:射线源到物体距离增大 B:试样厚度增大 C:焦点尺寸减小 D:试样厚度减小
由于射线源的尺寸、射线源到被检件的距离、被检件到胶片距离等原因,在显示缺陷的边缘轮廓时可能发生缺乏完整的清晰度,这个由于几何原因引起的不清晰度称为()
A:像散效应 B:半影 C:图像失真度 D:图像投影模糊
为了保证射线照相底片的质量,在选择射线源至胶片距离时,应考虑下述哪组因素?()
A:源的放射性强度、胶片类型、增感屏的类型 B:源的放射性强度、胶片的尺寸、材料的厚度 C:源的尺寸、源的放射性、试样与胶片的距离 D:源的尺寸、试样厚度、几何不清晰度
射线源尺寸、试样厚度和射线源到试样的距离确定后,也就确定了下述什么参数?()
A:底片上的密度 B:胶片的实际尺寸 C:底片上的不清晰度 D:底片上的对比度
为了获得高清晰度的射线图像,在X射线机一定,即焦点尺寸一定,而且保证射线能量能够正常穿透的情况下,射线束朝向工件的方向和射线源到胶片的距离应()
A:尽可能垂直于胶片,距离尽可能短 B:尽可能垂直于胶片,距离尽可能大 C:尽可能倾斜于胶片,距离尽可能短 D:尽可能倾斜于胶片,距离尽可能大
透照厚度为150MM的钢对接焊缝,可选用的射线源是()
A:300KV携带式X射线机 B:420KV移动式X射线机 C:IR192γ射线源 D:C060γ射线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