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胶片特性曲线是描绘曝光量与所产生的密度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由于这条曲线可以表示出感光材料的感光特性,所以称之为"特性曲线"。特性曲线的横坐标为曝光量,以对数值lgE表示;纵坐标为密度,以D表示。特性曲线由足部、直线部、肩部和反转部组成。足部密度的上升与曝光量不成正比,曝光量增加逐渐很多,密度只有较小的增加。直线部密度与曝光量的增加成正比,密度差保持一定,此时曲线沿一定的斜率直线上升。肩部密度随曝光量的增加而增加,但不成正比。反转部随曝光量的增加密度反而下降,影像密度呈现逆转。特性曲线可提供感光材料的本底灰雾(Dmin)、感光度(S)、对比度(γ)、最大密度(Dmax)、宽容度(L)等参数,以表示感光材料的感光性能。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产生反转是由于曝光不足所致 B:曲线为线性 C:胶片感光速度越快初感点越高 D:直线部密度与曝光量成反比 E:曲线可表示感光材料的感光特性
曝光不足是由什么过弱或受光时间过短造成的()
A:光源 B:照度 C:胶片 D:曝光量
拍摄高调照片时,其曝光以()为宜。
A:略过 B:略不足 C:正常曝光 D:尽量超出
(),拍摄按平均曝光会导致曝光不足。
A:拍色黑色皮包的产品照时 B:被摄体以浅亮色调为主,或主体位于大面积明亮背景前时 C:当被摄体以暗深色调为主时 D:主体位于大面积暗深背景前时
曝光不足
设定的张数和补偿值为3F—0.7,则所拍3张的曝光值依次为:()
A:—0.7曝光不足;+0.7曝光过度,正常曝光,不加补偿 B:+0.7曝光过度,—0.7曝光不足;正常曝光,不加补偿 C:—0.7曝光不足;正常曝光,不加补偿,+0.7曝光过度 D:正常曝光,不加补偿,+0.7曝光过度,—0.7曝光不足
根据底片密度的情况把曝光状况归纳为:()。
A:厚、薄、正常 B:快、慢、正常 C:软、硬、正常 D:曝光正常、曝光不足、曝光过度、曝光过度或不足同时出现在一张底片上
按曝光的光源分类,曝光可以分为()。
A:光学曝光 B:离子束曝光 C:接近式曝光 D:电子束曝光 E:投影式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