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46岁。活动后心悸,气短20余年,腹胀,下肢水肿10余天。临床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右心衰竭。心电图表现为P波消失,代之以不规则的频率510次/min的小f波,R-R间期不规则,心室率146次/min。

心电图改变符合(提示:患者给予地高辛治疗2周,复查心电图,f波频率530次/min,R-R间期不规则,心室率86次/min,以R波为主的I1,I2,aVF,V~V导联ST段下斜0.05~0.10 mV,ST-T改变呈鱼钩状,Q-T间期0.30 s。)

A:洋地黄影响 B:洋地黄毒性反应 C:低钾血症心电图改变 D:低钙血症心电图改变 E:心肌缺血

 患者女,46岁。活动后心悸,气短20余年,腹胀,下肢水肿10余天。临床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右心衰竭。心电图表现为P波消失,代之以不规则的频率510次/min的小f波,R-R间期不规则,心室率146次/min。

心电图诊断(提示:患者继续应用洋地黄至第28天,腹胀减轻,下肢水肿消失,f波更为明显,R-R间期匀齐,QRS形态呈室上型,心室率46次/min。)

A:心房扑动,交界性逸搏心律 B:心房颤动,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C:心房颤动,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D:心房颤动,几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E:心房颤动,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患者女,46岁。活动后心悸,气短20余年,腹胀,下肢水肿10余天。临床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右心衰竭。心电图表现为P波消失,代之以不规则的频率510次/min的小f波,R-R间期不规则,心室率146次/min。

心电图改变符合(提示:患者给予地高辛治疗2周,复查心电图,f波频率530次/min,R-R间期不规则,心室率86次/min,以R波为主的I1,I2,aVF,V3~V4导联ST段下斜0.05~0.10 mV,ST-T改变呈鱼钩状,Q-T间期0.30 s。)

A:洋地黄影响 B:洋地黄毒性反应 C:低钾血症心电图改变 D:低钙血症心电图改变 E:心肌缺血

某患者心电图中,P波与QRS波均按各自规律出现,P波与QRS波不相关,P-P频率>R-R频率。

该患者不会出现的心电图改变是

A:P波与QRS波无关 B:室性逸搏心律 C:P-P时距 D:心室夺获 E:房室分离

属于R波递增不良的是

A:胸导联R波振幅逐渐降低 B:过渡区位于V~V导联 C:过渡区位于V或V导联 D:胸导联R波振幅逐渐升高 E:V导联R波振幅超过V导联R波

属于R波递增不良的是()。

A:胸导联R波振幅逐渐降低 B:过渡区位于V2~V4导联 C:过渡区位于V5或V6导联 D:胸导联R波振幅逐渐升高 E:V5导联R波振幅超过V6导联R波

属于R波递增不良的是

A:胸导联R波振幅逐渐降低 B:过渡区位于V2~V4导联 C:过渡区位于V5或V6导联 D:胸导联R波振幅逐渐升高 E:V5导联R波振幅超过V6导联R波

属于R波递增不良的是()

A:胸导联R波振幅逐渐降低 B:过渡区位于V2~V4导联 C:过渡区位于V5或V6导联 D:胸导联R波振幅逐渐升高 E:V导联R波振幅超过V导联R波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