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患者,男性,7岁,头颈部向左侧歪斜7年。患儿出生后发现头颈向左侧偏斜,随年龄增长越来越明显。查体:头颈向左侧歪斜,左侧胸锁乳突肌呈条索状,质硬,其余未见明显异常。
关于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手术指征以下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A:适用于6个月至12岁非手术疗法失败者 B:斜颈明显者 C:12岁以上者 D:年龄较大,合并严重脸部畸形者
5岁小儿,发现内斜视半年,裸眼视力右0.3,左0.7。验光结果右眼+3.50D→0.3,左眼+3.50D→1.0。
患儿散瞳前检查斜视度为200,散瞳后眼位为正位,应诊断为
A:调节性内斜视 B:非调节性内斜视 C: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D:残余性内斜视 E:进一步检查,才可确定
男性,9岁,3岁发现内斜视,第一眼位:33cm:裸眼:+55
,戴镜:+30
,5m:裸眼:+50
,戴镜:+25
,验光后配戴中度远视眼镜。
该病例的这种内斜属于( )
A:正常AC/A型内斜视 B:低AC/A型内斜视 C:高AC/A型内斜视 D:外展不足型内斜视 E:先天性内斜视
某男性患者,5岁,发现眼斜半年,检查:视力右0.4左0.8,双眼前节及眼底未见异常,角膜映光OD+30°,眼球运动无受限,阿托品膏散瞳验光右+3.75DS/1.75DC×90=0.6左+2.25DS/0.25DC×90=1.0。
此时该患者斜视最确切的诊断为
A:残余性外斜视 B:残余性内斜视 C:调节性内斜视 D: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E:部分调节性外斜视
某男,9岁,3岁发现内斜视,第一眼位:33cm:裸眼:+55
,戴镜:+30
,5m:裸眼:+50
,戴镜:+25
,验光后配戴中度远视眼镜。
该病例的这种内斜属于
A:正常AC/A型内斜视 B:低AC/A型内斜视 C:高AC/A型内斜视 D:外展不足型内斜视 E:先天性内斜视
某女患儿,7岁,3岁发现斜视,5岁经散瞳验光后配戴远视眼镜并治疗弱视,戴镜后眼位偏斜度减小,但未完全屈光矫正。裸眼33cm:+50
,Sm:+45
;戴镜33cm:+30
,5m:+25
。
对这类型的斜视应采取的治疗方法是
A:只戴全屈光矫正远视眼镜 B:不戴镜,手术矫正眼位 C:戴过矫眼镜 D:戴低矫眼镜 E:戴全屈光矫正远视眼镜后,手术矫正非调节部分斜视度
右前斜位服钡像见食管中段向后移位
右前斜位投照选用多少角度
A:右前斜15° B:右前斜30° C:右前斜45° D:右前斜60° E:右前斜75°
男性,9岁,3岁发现内斜视,第一眼位:33cm:裸眼:+55
,戴镜:+30
,5m:裸眼:+50
,戴镜:+25
,验光后配戴中度远视眼镜。
该病例的这种内斜属于
A:正常AC/A型内斜视 B:低AC/A型内斜视 C:高AC/A型内斜视 D:外展不足型内斜视 E:先天性内斜视
一直线平行于投影面,若采用斜投射法投影该直线,则直线的投影()。
A:倾斜于投影 B:反映实长 C:积聚为点 D:平行于投影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