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原始文献,是重要的参考文献源
A:期刊论文 B:网站信息 C:三级信息源资料 D:二级信息源资料 E:一级信息源资料
垂直距离恢复过小会造成()
A:面下1/3距离减小 B:口角下垂,鼻唇沟变浅 C:颏部前突,面型苍老 D:肌张力减低,咀嚼无力 E:以上都是
在什么情况下,即使放射源尺寸较大,也可以获得质量较高的底片?()
A:用较多的铅作屏蔽 B:射源能量的大小允许采用较大的源至胶片距离 C:使用感光速度快的胶片 D:减少曝光时间
在什么条件下尺寸较大的源摄得的射线底片质量可与尺寸较小的源相当?()
A:增大源到胶片距离 B:采用较厚的铅增感屏 C:使用速度快的胶片 D:缩短曝光时间
铱192的强度为80Ci,射线照相时射源至底片距离50cm,底片黑度2.0,现射源衰退至20Ci,要以同样的照相时间的到同样的结果,则射源至底片的距离应为多少?()
A:12.5cm B:25cm C:100cm D:200cm
引起射线底片清晰度差的原因可能是()
A:焦点尺寸过大 B:射源到胶片的距离过小 C:胶片与增感屏接触不良 D:以上都是
X射线照相结果底片黑度太低,判断为射线穿透力不够,应如何改进才能得到规定的黑度?()
A:增加管电流 B:增加管电压 C:增加曝光时间 D:降低射源至底片的距离
下述哪一项不是改变底片几何不清晰度的因素?()
A:射源至底片距离 B:焦点大小 C:底片的黑度 D:试件厚度变化
RT底片欲得较真实的缺陷尺寸则应()
A:缩小射线至底片的距离,且将底片紧贴试件 B:增加射线至底片的距离,且将底片紧贴试件 C:缩小射线至底片的距离,且将底片远离试件 D:增加射线至底片的距离,且将底片远离试件
垂直距离恢复过小的表现不包括()。
A:面部下1/3的距离减小,唇红部显窄,口角下垂 B:鼻唇沟变浅,颏部前突 C:息止
间隙偏大,咀嚼时用力较大 D:在说话和进食时可出现后牙相撞声 E:咀嚼效能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