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38岁,高处坠落后2小时入院。患者诉伤后意识清楚,四肢活动无障碍,右上腹持续性疼痛且进行性加重,向右肩部放射。

提示:入院1小时后,化验检查显示:血清淀粉酶560U/dl(索氏单位),立位腹平片显示:隔下未见游离气体,上腹可见数个积气肠襻,未见明确液气平,腰大肌轮廓模糊。脊椎未见异常。患者腹部体征无明显变化,但全身情况进一步恶化。目前适宜的治疗原则是

A:立即行急诊剖腹探查术 B:立即行静脉肾盂造影,明确肾脏损伤情况 C:立即行膀胱镜检查 D:立即行MR检查,排除腹膜后脏器受损的可能 E:补液,输血,联合应用抗生素,暂不考虑急诊手术治疗 F:补液,输血,静脉应用止血药,暂不考虑急诊手术治疗

某研究探讨一种干预措施对于改善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研究者选择符合研究对象入选标准的糖尿病患者50名,首先测定他们在一个月内的服药依从性,然后对他们进行干预,干预完成1个月后再测量他们的服药依从性,并与干预前的依从情况进行比较。

当自身变量的稳定性无法确定时,可以在干预前后进行多次观察与测量,这种设计方法是

A:自身实验前后对照设计 B:不对等对照组设计 C:时间连续性设计 D:单纯实验后对照设计 E:随机临床实验研究设计

 某研究探讨一种干预措施对于改善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研究者选择符合研究对象入选标准的糖尿病患者50名,首先测定他们在一个月内的服药依从性,然后对他们进行干预,干预完成1个月后再测量他们的服药依从性,并与干预前的依从情况进行比较。

当自身变量的稳定性无法确定时,可以在干预前后进行多次观察与测量,这种设计方法是

A:自身实验前后对照设计 B:不对等对照组设计 C:时间连续性设计 D:单纯实验后对照设计 E:随机临床实验研究设计

患儿女,生后24小时,因"皮肤黄染5小时"就诊。胎龄37周,顺产,体重2800g,无围产高危因素。母体健,非乙肝病毒携带者,血型O(+),父血型AB(+),体健。患儿生后19小时开始出现颜面黄染,进行性加重,波及躯干及四肢,甲床苍白,眼睑结膜欠红润。血胆红素205μmmol/L,血常规提示Hb102g/L,网织红细胞7.0%。

换血后的处理中,正确的

A:继续光疗,监测胆红素,在换血后2,4,6小时以及每间隔6小时持续监测血清胆红素水平 B:在换血后8小时可发生胆红素反弹现象 C: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 D:监测血常规,电解质,血气分析和血糖等 E:换血后需禁食6~8小时,后根据患儿情况开奶 F:预防性使用止血药物防止出血

某男性患者,25岁,工人。半小时前车祸后出现右大腿部剧烈疼痛、肿胀和右下肢肢体的异常扭曲,考虑是股骨干骨折。

股骨干中1/3骨折后,远折段受哪块肌群的牵拉,而向外成角

A:内收肌群 B:股前肌群 C:股后肌群 D:小腿后肌群 E:小腿前外侧肌群

某男性患者,25岁,工人。半小时前车祸后出现右大腿部剧烈疼痛、肿胀和右下肢肢体的异常扭曲,考虑是股骨干骨折。

股骨干下1/3骨折后,远折段受哪块肌群的牵拉而向后倾倒

A:股前肌群 B:小腿后群肌 C:股后肌群 D:股内侧肌群 E:小腿前外侧肌群

某研究探讨一种干预措施对于改善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研究者选择符合研究对象入选标准的糖尿病患者50名,首先测定他们在一个月内的服药依从性,然后对他们进行干预,干预完成1个月后再测量他们的服药依从性,并与干预前的依从情况进行比较。

当自身变量的稳定性无法确定时,可以在干预前后进行多次观察与测量,这种设计方法是

A:自身实验前后对照设计 B:不对等对照组设计 C:时间连续性设计 D:单纯实验后对照设计 E:随机临床实验研究设计

某研究探讨一种干预措施对于改善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研究者选择符合研究对象入选标准的糖尿病患者50名,首先测定他们在一个月内的服药依从性,然后对他们进行干预,干预完成1个月后再测量他们的服药依从性,并与干预前的依从情况进行比较。

当自身变量的稳定性无法确定时,可以在干预前后进行多次观察与测量,这种设计方法是

A:自身实验前后对照设计 B:不对等对照组设计 C:时间连续性设计 D:单纯实验后对照设计 E:随机临床实验研究设计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