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50岁,因“腭部肿块1年,出现表面溃疡1个月”来诊。CT:腭部肿物境界清楚,直径约4 cm。行临床穿刺活检,组织学发现良性形态上皮细胞巢以及巢间有黏液及玻璃样变物质沉积。
最佳病理诊断为(提示 完整切除标本送检,肿瘤无包膜,直径3.5 cm,切面均质,分叶状,灰黄色,质硬。无出血,坏死。组织学检查:瘤细胞圆形或卵圆形核,核仁不明显,未见核分裂,形成实性,管状,筛孔状,囊样或呈同心圆形靶样排列;间质有黏液或玻璃样变,可见周边涎腺组织内周围神经生长。)
A:黏液表皮样癌 B:多形性腺瘤 C:癌在多形性腺瘤中 D:囊腺癌 E: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 F:腺样囊性癌
滴眼液的渗透压应
A:0.8%~1.2% B:0.6%~1.2% C:0.4%~1.5% D:0.3%~1.2% E:0.5%~1.2%
滴眼液的渗透压应
A:0.8%~1.2% B:0.6%~1.2% C:0.4%~1.5% D:0.3%~1.2% E:0.5%~1.2%
滴眼液的渗透压应
A:0.8%~1.2% B:0.6%~1.2% C:0.4%~1.5% D:0.3%~1.2% E:0.5%~1.2%
如果将零件加热到高温进行渗透检验,会使()
A:渗透液变稠 B:渗透液迅速蒸发 C:染料颜色强度变低 D:渗透液粘到零件表面上
下列渗透液中,哪些渗透液是常用的类型()
A:后乳化型渗透液 B:着色荧光渗透液 C:化学反应型渗透液 D:水基渗透液
与荧光渗透液相比,着色渗透液的优点是()。
A:着色渗透液不需要黑光灯 B:着色渗透液比荧光渗透液灵敏度高 C:着色渗透液的渗透性能好 D:着色渗透液无毒而荧光渗透液有毒
如果将试件加热到高温进行渗透检测,会使()。
A:渗透液变稠 B:渗透液急骤蒸发 C:渗透液颜色强度降低 D:渗透液更好地显现缺陷
将试件浸入渗透槽液中施加渗透液时()。
A:在整个渗透时间内,必须自始至终将试件浸在槽液中 B:试件在槽液中的浸渍时间,应至少为渗透时间的一半 C:试件在槽液中的浸渍时间,只要保证试件表面全部复盖上渗透液就可以了 D:试件在渗透槽液中的浸渍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
在规定的渗透时间内,施加渗透液的最佳方式是()
A:试件应始终浸在渗透液中 B:试件不宜始终浸在渗透液中 C:试件表面应保持在渗透液润湿状态 D: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