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末端终止法是目前最通用的DNA测序技术,应掌握其基本原理,主要步骤和体系组成,并熟悉其特点。
链末端终止法包括4组独立的酶反应体系,这4组不同的酶反应体系在于分别加入了不同的
A:dNTP B:标记的dNTP C:ddNTP D:标记的ddNTP E:dNTP与ddNTP
链末端终止法是目前最通用的DNA测序技术,应掌握其基本原理,主要步骤和体系组成,并熟悉其特点。
链末端终止法中链的持续延伸与随机但特异发生的链终止反应展开竞争,结果产生一系列酶促产物,终止于互补链上的碱基是
A:A,T,C,G B:A,U,C,G C:A,C,G D:A,T,C E:A,U,C
链末端终止法是目前最通用的DNA测序技术,应掌握其基本原理,主要步骤和体系组成,并熟悉其特点。
对于未知序列测序,链末端终止法的测序引物为
A:其亚克隆载体序列的随机引物 B:其亚克隆载体序列的定向引物 C:其亚克隆载体序列的待测引物 D:其亚克隆载体序列的通用引物 E:其亚克隆载体序列的双链引物
链末端终止法是目前最通用的DNA测序技术,应掌握其基本原理,主要步骤和体系组成,并熟悉其特点。
链末端终止法的测序准确性可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主要原因在于
A:该法的测序载体不确定 B:该法的测序引物不确定 C:该法的DNA聚合酶不确定 D:该法的待测模板不确定 E:该法测定的序列是酶促反应生成的产物
某男性患者,61岁,因"声音嘶哑半月余半咽痛"就诊。查体发现颈部可及2cm×4cm大小肿大淋巴结,颈部MRI提示①右侧梨状窝新生物,侵及右侧声带,环状软骨部分受侵;②双侧颈部多个肿大淋巴结,最大径<6cm
下面哪项检查对进-步确诊意义最大
A:颈部淋巴结穿刺细胞血 B:纤维喉镜检查+病检 C:颈部B超 D:痰细胞学 E:颈部CT
某女性患者,51岁,因“双侧颈部上段肿物伴左侧面部麻木6个月”来诊。查体:PS=1;鼻咽左顶后壁、侧壁肿物,双侧颈部Ⅱ、Ⅲ区淋巴结肿大,最大者5 cm×5 cm,质硬,固定;左侧三叉神经上颌支麻痹。MRI:鼻咽肿物侵犯左侧咽旁间隙,颅底骨质破坏,双侧颈部Ⅱ、Ⅲ区多个淋巴结肿大,最大者4 cm×4 cm。PET-CT:右肺多发转移灶。鼻咽肿物活检:未分化型非角化性癌。
下一步的治疗方案有( 提示 经6个疗程DDP+5-FU+西妥昔单抗化学治疗后,肺部PET-CT病灶临床完全缓解。)
A:鼻咽和颈部根治性放射治疗 B:同步放射化学治疗 C:观察,无须处理 D:口服FT-207 E:西妥昔单抗维持治疗 F:加用1~2个疗程巩固疗效
某女,49岁,吞咽时颈前部和咽部异物感7个月。检查:咽喉部正常。甲状腺2度肿大,结节感。B超:双侧甲状腺多发小结节,最大直径8mm。T3、T4和甲状腺抗体正常。食管钡剂正常
如果患者做了双侧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1年后复诊时发现,患者常感疲乏,食欲差,面部皮肤和口咽舌根等处水肿,可能原因是
A:慢性贫血 B:术后出现肾功能不全 C: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D:甲状腺功能减退 E:特发性咽部水肿
某男性患者,61岁,因"声音嘶哑半个月余伴咽痛"就诊,查体发现颈部可及2cm×4cm大小肿大淋巴结,颈部MRI提示:①右侧梨状窝新生物,侵及右侧声带,环状软骨部分受侵;②双侧颈部多个肿大淋巴结,最大径<6cm。
以下检查对进一步确诊意义最大的是
A:颈部淋巴结穿刺细胞学 B:纤维喉镜检查+病检 C:颈部B超 D:痰细胞学 E:颈部CT
采用水浸法探伤时,根据()产生的回波情况进行缺陷评定。
A:第一次表面回波之前和第二次表面回波之后 B:第一次表面回波和第二次表面回波之间 C:多次回波 D:以上都不对
关于平面回波成像与一般梯度回波序列的最大区别,错误的是()
A:EPI技术产生的信号在K空间内的填充是一条直线 B:EPI技术产生的信号在K空间内的填充呈放射状 C:FPI技术产生的信号在K空间内的填充是一种迂回轨迹 D:在第一个90°脉冲后,相继给予多个180°连续脉冲 E:可获得多个回波多幅不同加权的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