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期
责任险在确定追溯期时所遵循的适当原则和做法是:()
A:第一年投保时给予适当的追溯期; B:在其他公司投保转入我公司的,给予适当的追溯期; C:连续投保的,追溯期追溯到第一年保单的保险期限起讫期; D:追溯期一般不宜超过5年。
对有区分批次和有追溯性要求的商品,可采用()记账
A:可追溯性实物明细账 B:普通实物明细账 C:特殊实物明细账 D:不可追溯性实物明细账
可追溯性是任何质量体系的关键因素,其内容包括()
A:献血档案中必须注明献血者姓名.住址,可无身份证号码 B:要求从“血管到血管”的可追溯性 C:有关献血者身份和献血编号的完整记录 D:所有献血者相关活动的完整记录
关于会计政策变更的追溯调整法和未来适用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追溯调整法,是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视同该项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即采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的方法 B:未来适用法,是指将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应用于变更日及以后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或者在会计估计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确认会计估计变更影响数的方法 C:对于追溯调整法,新的会计政策不会影响变更当期的损益 D:未来适用法一定不会影响变更当期期初的留存收益 E:追溯调整法,应对前期已对外报出的财务报告进行调整
追溯所考虑对象的历史、应用情况或所处场所的能力,称为( )。
A:可追查性 B:可跟踪性 C:可追溯性 D:可监视性
常某2003年3月5日犯甲罪,追溯期限应为10年,2007年3月5日又犯乙罪,乙罪的追溯期限也是10年。这时甲罪的追溯期限应( )。
A:从犯乙罪之口起计算,还有5年 B:从犯乙罪之日起计算,还有10年 C:从犯乙罪之日起计算,共计15年,即以甲罪追诉期限剩余的5年加乙罪的追溯期限10年 D:从犯乙罪之日起计算,共计20年,即以甲罪的追诉期限10年加乙罪的追溯期限10年
可追溯系统可以由以下组织组成()
A:供应商的追溯 B:加工者的追溯 C:流通的追溯 D:顾客方的追溯
关于会计政策变更的追溯调整法和未来适用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追溯调整法,是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视同该项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即采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的方法 B:未来适用法,是指将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应用于变更日及以后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或者在会计估计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确认会计估计变更影响数的方法 C:对于追溯调整法,新的会计政策不会影响变更当期的损益 D:未来适用法一定不会影响变更当期期初的留存收益 E:追溯调整法,应对前期已对外报出的财务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