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DS时常用的“肺开放”策略指吸气时用吸气压(PIP)使萎陷的肺泡复张,呼气时加以一定水平的PEEP维持肺泡开放。
萎陷肺泡的特点是
A:使萎陷肺泡复张的压力较小 B:萎陷肺泡的表面张力增大 C:打开一个萎陷的肺泡与维持已复张肺泡保持开放所需的压力是相同的 D:萎陷肺泡主要局限于非下垂部位 E:萎陷肺泡是均匀分布的
ARDS时常用的“肺开放”策略指吸气时用吸气压(PIP)使萎陷的肺泡复张,呼气时加以一定水平的PEEP维持肺泡开放。
“肺开放”策略可根据压力(P)-容量(V)曲线来选择合适的PIP和PEEP。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在P-V曲线的初始段和末段分别有一个拐点,称为下拐点和上拐点(或称低拐点和高拐点) B:上拐点处所对应的压力使整个肺完全开放,当PIP高于此值时,可导致肺泡的过度膨胀 C:下拐点处所对应的压力是使肺泡保持开放的临界压力值,如果PEEP低于此值,一部分肺泡将再次塌陷 D:确保PEEP被设置在恰好高于下拐点值 E:PEEP值越高越有利于改善氧合
ARDS时常用的“肺开放”策略指吸气时用吸气压(PIP)使萎陷的肺泡复张,呼气时加以一定水平的PEEP维持肺泡开放。
关于“肺开放”策略,叙述错误的是
A:“肺开放”策略已被认为是一种符合生理的过程 B:不同患者的肺需要不同的膨胀压力和保持肺开放的压力 C:随着疾病的不同阶段压力在不断地发生改变 D:“肺开放”策略不宜多实施,最好每日1次 E:应用更先进的呼吸机支持呼吸,肺开放策略的临床应用将会更加普遍
患者男,40岁。以高热,咳嗽,咳痰,胸痛2 d入院,给予抗感染治疗后体温不降,2 h前出现呼吸困难,烦躁。体格检查:呼吸43次/min,血压97/75 mmHg,脉搏110次/min,口唇发绀,两肺闻及广泛哮鸣音。
关于应用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ARDS的原理,叙述错误的是
A:增加肺的功能残气量 B:扩张萎陷的肺泡 C:增加吸入氧浓度 D:促进肺泡水肿消退 E:减少肺内动静脉分流
男,35岁。突发呼吸困难伴窒息感,查体;呼吸30次/分,呼气延长,双肺哮鸣音,无湿啰音。
男,35岁。突发呼吸困难伴窒息感,查体:呼吸30次/分,呼气延长,双肺哮鸣音,无湿啰音,该患者可能的诊断的是
A:自发性气胸 B:支气管哮喘 C:急性左心衰竭 D:气管异物 E:肺气肿
男,35岁。突发呼吸困难伴窒息感,查体;呼吸30次/分,呼气延长,双肺哮鸣音,无湿啰音。
男,35岁。突发呼吸困难伴窒息感,查体:呼吸30次/分,呼气延长,双肺哮鸣音,无湿啰音,该病例排除心源性哮喘的主要依据是
A:性别 B:年龄 C:突然发病 D:呼吸未达40次/分 E:肺内无湿音
某男性患者,52岁,因"发热、咳嗽、咳痰伴胸痛3天"入院,给予抗感染治疗后体温不降,波动于39~40℃。3小时前出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查体:呼吸43次/分,血压105/75mmHg,脉搏116次/分,口唇发绀,双肺可闻及广泛哮鸣音。
患者使用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的作用是
A:使肺泡扩张,减少肺泡气压伤 B:增加肺内分流,提高动脉氧分压 C:增加肺泡通气量,增加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 D:提高肺顺应性,增加功能残气量 E:降低呼吸做功,增加心排血量
某男性患者,36岁,突发呼吸困难伴窒息感,查体;呼吸30次/分,呼气延长,双肺哮鸣音,无湿啰音。
某男性患者,36岁,突发呼吸困难伴窒息感,查体:呼吸30次/分,呼气延长,双肺哮鸣音,无湿啰音,该患者可能的诊断的是
A:自发性气胸 B:支气管哮喘 C:急性左心衰竭 D:气管异物 E:肺气肿
胃气不降反升,多见于
A:气虚 B:气陷 C:气滞 D:气逆 E:气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