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51岁。因反复咳嗽,咳痰4年,气短2年,加重1月入院。缘于4年前开始,患者每因受凉后诱发咳嗽,咯白痰,重时有脓痰,痰多时80~120ml/d,每次发作月余,经止咳,消炎等治疗后好转。近2年出现气短,活动后明显,无咯血及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入院前1个月病情又出现反复,咳嗽,呼吸困难加重。既往20年前曾确诊为慢性鼻窦炎,平时常感鼻塞,流脓鼻涕。无吸烟史。体检:一般情况尚可,口唇,皮肤无紫绀。胸廓略呈桶状,两侧呼吸动度一致,两肺呼吸音粗糙,中下肺可闻及较多细湿啰音及捻发音,偶闻干性啰音。HR84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腹部无异常。双下肢不肿,杵状指(+)。
关于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以下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提示:鼻窦X线检查:鼻腔缩小,两上颌窦,蝶窦及筛窦粘膜肥厚。胸部HRCT见右肺中下叶和左肺下叶细网状,小片状和弥漫性小结节影及细支气管扩张。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病理结果诊断为:细支气管粘膜慢性炎症并灶性淋巴细胞浸润。
A:以呼吸性细支气管为主要病变区域的一种独立的小气道疾病 B:临床以慢性鼻窦炎和慢性支气管炎为主要特征 C:多数预后不良 D:以慢性咳嗽,咳痰,活动后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 E:常发生反复肺部感染,并可诱发呼吸衰竭 F:多与吸烟关系密切 G:典型病理学特征为呼吸性细支气管管壁增厚伴淋巴细胞的浸润 H:HLA B54阳性无助于本病的诊断
女性,35岁,干咳,低热5天就诊。查体:T 37.8℃,双下肺可闻及少量湿性啰音。胸片示双下肺片状阴影。血常规检查未见异常。
开胸肺活检病理报告为肺泡腔及肺泡囊内可见成纤维细胞增生伴胶原纤维沉积,成纤维细胞及单核细胞构成的肉芽组织延伸至呼吸性细支气管及终末细支气管。诊断最可能为
A:隐原性机化性肺炎 B:呼吸性细支气管炎 C:肺纤维化实变 D:真菌性肺炎 E:急性间质性肺炎
某女性患者,36岁,干咳、低热5天就诊。查体:T 37.8℃,双下肺可闻及少量湿性啰音。胸片示双下肺片状阴影。血常规检查未见异常。
开胸肺活检病理报告为肺泡腔及肺泡囊内可见成纤维细胞增生伴胶原纤维沉积,成纤维细胞及单核细胞构成的肉芽组织延伸至呼吸性细支气管及终末细支气管。诊断最可能为
A:隐原性机化性肺炎 B:呼吸性细支气管炎 C:肺纤维化实变 D:真菌性肺炎 E:急性间质性肺炎
支气管进入肺内反复分支,当管径细至1mm以下时,称为
A:小支气管 B:肺泡管 C:细支气管 D:终末细支气管 E:呼吸性细支气管
支气管进入肺内反复分支,当管径细至0.5mm以下时,称为
A:小支气管 B:肺泡管 C:细支气管 D:终末细支气管 E:呼吸性细支气管
终末细支气管
终末细支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