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女,14岁,因“发热,口腔溃疡,双膝关节肿痛15d,颜面皮疹3d”来诊。15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高热,口腔多发溃疡,双膝关节肿痛。5d前于当地医院接受抗感染治疗,发热减轻。3d前颜面部出现紫红色皮疹,部分融合成片伴脱屑,脱发明显。当地考虑出现药物过敏反应,予地塞米松抗炎后皮疹较前明显好转,但融合成大片且仍低热不退,遂来诊。查体:T37.8℃,BP120/70mmHg;颜面部可见融合成片的红斑,口腔黏膜多发溃疡,最大者0.2cmx0.3cm;双肺呼吸音粗,肺底可闻及细湿性啰音;心(-),腹(-);双膝关节无红肿及活动受限,浮髌试验(-)。实验室检查:抗核抗体,抗磷脂抗体均为强阳性,抗双链DNA(+)。
如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应考虑可能出现
A: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 B:并发狼疮性肺炎 C:合并肺部真菌感染 D:合并肺部卡氏肺囊虫感染 E:肺出血 F:合并肺部细菌感染
女性,45岁,间歇性发作咽下困难3个月,伴反酸烧心,可因情绪波动诱发。食管造影未见异常。
可加重症状的药物 ( )
A:抗胆碱能药物 B:胃粘膜保护剂 C:铋剂 D:制酸剂 E:促动力剂
病历摘要:2004年,国家卫生部发布施行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我国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起到推动作用。
防治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措施包括:
A:详细询问过敏史 B:经静脉给药的青霉素类药物必须做皮试,口服青霉素类药物可免做 C:注射皮试液后,等待20分钟观察结果,阴性反应者方可用药 D:过敏性休克首选肾上腺素解救 E:根据情况给予吸氧,升压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急救措施
患者男性,60岁,服用过量苯巴比妥中毒测定药代动力学指标发现,表现分布容积35L,血中药物浓度100mg/L,t
为4天。
病人该药物的清除率约为
A:3L/天 B:6L/天 C:9L/天 D:12L/天 E:18L/天
过敏反应发生与药物哪种形式有关
A:药物代谢产物 B:制剂中的杂质 C:药物本身 D:A,B,C均是 E:A,B,C均不是
2004年,国家卫生部发布施行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我国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起到推动作用。
防治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措施包括
A:详细询问过敏史 B:经静脉给药的青霉素类药物必须做皮试,口服青霉素类药物可免做 C:注射皮试液后,等待20分钟观察结果,阴性反应者方可用药 D:过敏性休克首选肾上腺素解救 E:根据情况给予吸氧、升压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急救措施
过敏反应发生与药物哪种形式有关
A:药物本身 B:药物代谢产物 C:制剂中的杂质 D:A、B、C均是 E:A、B、C均不是
临床上,一般患者对阿司匹林的过敏现象不多见,但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对阿司匹林的过敏反应发生率却高出一般患者很多。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较正常人对阿司匹林易发生过敏反应的原因是
A:患者的生活环境 B:患者的生活习性 C:患者的饮食习惯 D:患者的个体差异 E:用药者的病理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