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下图是三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都属于金属元素 B:它们的核外都有两个电子层 C:它们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 D:它们都是原子
氯原子和氯离子,它们的
A:化学符号相同 B:质子数相同 C:核外电子数相同 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请认真回忆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铁是由 构成的,氯化钾是由 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 构成的.
(2)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当a= 时,该粒子是原子,该原子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周期.
②当a=8时,该粒子是 (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1)铁原子,氯离子、钾离子,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或用符号表示)
(2)①10 二.
②阴离子
已知A.、B.两种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请根据提示回答:
(1)元素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的______(填“质子数”或“中子数”或“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2)若A.、B.是中子数和质子数均相同的不同种离子,则x=_______,a=________。
【答案】(1)最外层电子数;(2)16;8。
【解析】(1)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2)元素的种类取决于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所以A为S元素,即x=16。又因为A、B是中子数和质子数均相同的不同种离子,所以B为S2-,即a=8。
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
【情景提供】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原子是不可分的,直到1887年,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后,才引起人们对原子结构模型的探索。
【提出问题】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说明原子内存在着带正电荷的部分,它们是均匀分布还是集中分布的呢?
【进行实验】 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实验做法如图:

(1)放射源—放射性物质放出α粒子(带正电荷) ,质量是电子质量的7000倍;
(2)金箔—作为靶子,厚度1um,重叠了3000层左右的原子;
(3)荧光屏—α粒子打在上面发出闪光;
(4)显微镜—通过显微镜观察闪光,且通过360度转动可观察不同角度α粒子的到达情况。
【收集证据】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猜想与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释与结论】
(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α粒子就 (填“会”或“不会”)发生大角度散射。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
(2)1um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 ;
A.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B.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3)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你认为原子结构为以下的 。

(1)不会 原子核
(2)B (3)C
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
(1)当X-Y=10,该粒子为 (填类别)
(2)当Y=8时该粒子带有2个单位的负电荷,该粒子的符号为
原子 S2-
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
,当
=10时,其粒子符号为 ;当
=11时,其粒子符号为 ,属 离子。
试题分析:当x=10时,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所以该粒子表示的是一种原子,质子数是10的原子是氦,其符号是Ne;当x=11时,表示该粒子失去了1个电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质子数是11的原子是钠,其粒子符号是Na+,属于阳离子。
面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A.~E.共有 种元素,B.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该元素的原子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表示原子的粒子有 (填序号,下同);
(3)表示阴离子的有 ;
(4)表示阳离子的有 ;
(5)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
(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的粒子是 。
试题分析:(1)质子数相同的为同一种元素,故A、B为同一种元素,共有4种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有几个电子层,则为第几周期,该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故在第二周期;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2)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总数,故B、D为原子;(3)阴离子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总数,故AE为阴离子;(4)阳离子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总数,故C为阳离子;(5)最外层电子数为8(只有一层的为2)时达到相对稳定结构,故有A、E;(6)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考点:微粒结构示意图
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一种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50 B:86 C:136 D:222
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一定具有相同的:(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电子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