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2010年2月24日16时许,河北抚宁淀粉厂发生燃爆事故,
造成19人死亡49人受伤。经查明事故系车间粉尘燃爆所致。
材料2:粉尘爆炸是指悬浮于空气中的可燃粉尘触及明火或电火花等火源时发生的爆炸现象。最常见的粉尘爆炸有煤粉、面粉、铝粉等。
(1)淀粉的化学式为(C6H10O5)n,则其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淀粉厂常在输送淀粉的管道中充入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为保证安全,面粉加工厂内应张贴下列哪种标志 (填字母序号)。
(4)铝丝在空气中不易燃烧,但铝粉在空气中遇明火却易发生爆炸,由此可以看出可燃物
燃烧的剧烈程度与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
【答案】(1)(12×6 + 1×10 + 16×5)×n ——2分
(2)排除管道中的空气,防止爆炸 ——2分
(3)A ——1分
(4)反应物接触面积的大小——2分
【解析】相对分子质量指的是分子内所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和,故(1)填(12×6 + 1×10 + 16×5)×n(2)混有氧气会发生爆炸,所以要在输送淀粉的管道中充入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排除管道中的空气(3)为了防止爆炸,要张贴的是禁止烟火,故选A,A是禁止烟火标志
(4) 燃烧的剧烈程度与反应物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秋冬交界时节,我国北方地区灰霾天气频发,PM2.5颗粒物是形成雾霾的罪魁祸首,社会公众对PM2.5指数未能纳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产生担忧。
⑴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大雾天气导致呼吸病人增多,
因为雾霾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 (填序号)。
A.、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C.、二氧化硫D.、可吸入颗粒物
⑵ 频发的雾霾天气催热了防PM2.5口罩的销售,医生指导市民灰霾天最好待在家里,若要外出必须戴好口罩。常用的三种口罩孔径如下:①普通16层纱布口罩在100微米左右;②单层无纺布口罩在10微米左右;③N95专业口罩在0.1微米左右。则选择更有效的口罩是 (填序号),其中口罩的作用是 (填一种实验操作名称)。
⑶ 防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作用。
【答案】(每空1分) (1)D (2) ③ 、 过滤 (3)吸附
【解析】(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故选D(2)因为PM2.5的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故选③,口罩的作用是过滤(3)活性炭有很好的吸附性
小郑同学对烧煮食物的某种固体酒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她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她的探究过程吧!
【提出问题】固体酒精是固态的酒精吗?
【查阅资料一】酒精,学名乙醇,化学式为C2H6O,熔点为-114.1℃,沸点为78.5℃,易溶于水,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得出结论】小郑认为固体酒精不是固态的酒精,她作出该判断的理由是:
。
【实验探究Ⅰ】
取少量固体酒精置于蒸发皿中,用火柴点燃,固体酒精完全燃烧后,蒸发皿中残余了少量白色固体。
【提出新问题】白色固体究竟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二】
由硬脂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硬脂酸钠作为凝固剂,酒精填充在硬脂酸钠骨架间隙中,即可得到固体酒精。固体酒精在较高的温度下燃烧可发生反应:(1)硬脂酸钠可完全转化为硬脂酸和氢氧化钠:(2)硬脂酸和酒精均可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实验探究Ⅱ】请你完成以下实验报告。
序号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 | 用铂丝蘸取该固体在酒精灯上灼烧。 | 火焰呈黄色 | 固体中含有Na+。 |
② | 将该固体置于足量蒸馏水中。 | 固体全部溶解。 | 固体可溶于水。 |
③ | 取少量②所得溶液,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并振荡。 | 溶液变蓝。 | 溶液为碱性。 |
④ | 该固体为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
实验结论:小郑认为该白色固体为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联想与解释】小郑联想到老师用玻璃导管将纯净的氢气导出并点燃时,燃烧火焰为黄色,其原因可能是: 。
【反思和评价】实验完毕后,小郑怀疑自己结论的可靠性,认为固体酒精燃烧后残留固体还可能含有NaHCO3。于是她又上网查找Na2CO3和NaHCO3的有关资料,发现它们性质有一个明显的差别:Na2CO3热稳定性好,NaHCO3受热容易分解成Na2CO3、H2O和CO2。于是她最终确定:在【实验探究Ⅱ】中获得的结论是正确的,白色固体不会含NaHCO3。那么你认为她的最终结论正确吗?
你的观点:她的最终结论 (填“正确”或“错误”)。
你的理由: 。
【实验探究Ⅱ】请你完成以下实验报告。
序号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④ | 取少量②所得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加过量氯化钙溶液(1分);待充分反应后,继续滴加数滴无色酚酞试液(1分)。 | 有白色沉淀生成, 溶液变红。(1分) |
【联想与解释】其原因可能是: 玻璃导管中的钠元素(或钠离子)造成的 。(1分)
【反思和评价】
你的观点:她的最终结论 正确 。(1分)
你的理由: 即使固体酒精燃烧生成碳酸氢钠,在酒精燃烧时的高温条件下也会转化成碳酸钠。(1分)
我国将于2012年10月开始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 LED节能灯将逐步替代白炽灯。下图标出的是白炽灯泡组成的物质,请根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标物质中,肯定属于合金的是 ;
(2)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用钨做灯丝是因为钨 ,灯泡中冲入氮气是利用了氮气________的性质。
(3)为了延长白炽灯的使用寿命,灯泡玻璃柱涂有极少量的红磷作脱氧剂,
其作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答案】(5分)(1) 焊锡
(2) 钨的熔点高且具有导电性 , 化学性质稳定
(3) 4P+5O2 2P2O5 。
【解析】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及合金,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本题考查了白炽灯泡组成,其中氮气能做保护气;钨丝熔点高、耐高温;玻璃做外壳,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铜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焊锡属于合金;铝的导电性好,并且比较轻
南海是我国固有领土,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
(1)请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 )输送天然气的管道在输送天然气之前管道内先充满氮气,这样做的目的是 ;
(3)天然气、沼气等气体燃料和煤相比较更清洁,理由是 。
(1)CH4+2O2CO2+2H2O(2)防止天然气与空气混合,遇到火源引起爆炸
(3)燃烧不产生SO2和NO2等有害气体
做“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小科同学发现生成物中有少量黑色固体。黑色固体是镁和什么物质反应所产生的?他提出下列猜想:
猜想一:黑色固体可能是镁和氮气反应的产物;
猜想二:黑色固体可能是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产物。
为了验证上述两个猜想,小科设想:
(1)让空气通过A.、B.装置,其中A.装置的作用是 ;
(2)用C.瓶收集通过A.、B.装置后的气体,并加入足量的红磷燃烧;待C.瓶冷却后,再把点燃的镁带放入C.瓶中。
经过思考发现,由于收集气体时相关气体的密度差异及C.瓶冷却后瓶内外的气压差异,达不到预期效果。
于是,他在老师的帮助下获得了这种气体,观察到镁带在该气体中燃烧并有淡黄色的固体产生;然后用D.瓶收集一瓶 气体,把点燃的镁带放入D.瓶中,观察到镁带在D.瓶也能燃烧,同时有白色和黑色固体生成。
通过以上实验,凶得出结论:猜想 正确。同时,他对燃烧有了新的认识:
。
(1)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 二 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请回答下列问题:
(1)社会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们给敬老院送去鲜花,花香满屋。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闻到香味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普通汽油中加入适量的燃料乙醇可制得乙醇汽油,用乙醇汽油作为汽车燃料越来越受到重视。请你答出使用乙醇汽油的优点(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分子是不断运动的;②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污染;乙醇属于可再生资源;促进农业生产等。
现实生活中,氨气多用作致冷剂及农用化肥,其实它还是一种清洁能源,在纯氧中可以完全燃烧,只生成水和氮气.最近,科学家用一种含钼的化合物作催化剂,在常温下就能完成氨的合成,从而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得液氨有望取代液氢成为新一代绿色能源.
(1)N.2+3H22NH3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2)请你根据下表信息分析用NH3取代H.2的优点:
性质 名称 | 颜色、气味 | 熔点(℃) | 沸点(℃) | 25℃水中溶解度(g/L) | 标况下密度 (g/L) |
NH3 | 无色、刺激性 | ﹣77.7 | ﹣33 | 456 | 0.6942 |
H.2 | 无色、无味 | ﹣259.2 | ﹣253 | 0.0015 | 0.0899 |
①由于NH3比H.2沸点高,所以更易 ,便于储存和运输.
②NH3泄漏时易发现是因为 ,同时它易溶于水,便于处理.
(1) 化合 (2)液化 有刺激性气味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大大增加.其中,一种气体(与二氧化碳性质相似,能与水和碱反应)是酸雨的主要成分,该气体是 ,酸雨形成的原因是 ,工业上常用石灰乳吸收这种气体,原理为 .(用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表示)
二氧化硫,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 SO2+Ca(OH)2═CaSO3+H2O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关注物质变化过程,探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很有必要。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A.探究燃烧的条件 B.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实验A.是通过控制哪些因素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1)可燃物是否与氧气(或空气)接触,可燃物是否达到燃烧所需的温度
4P+5O2 [e2eeeffb314e6140.gif] 2P2O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