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交部郑重声明,今年2月25日在法国佳士德拍卖行拍卖的两件文物鼠首和兔首,其所属权为中国.这两件文物均属于我国圆明园流失在国外的精美铜饰品.铜在常温下几乎不和氧气反应,在潮湿的环境中锈蚀速度也比较慢,其主要是和空气中的氧气、二 氧化碳、水蒸气共同作用而生成铜锈.试回答:铜饰品为什么能长久的保存仍然精美如初?如果你是收藏者,为防止铜制文物锈蚀应当注意什么?(答两点即可)

【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

【分析】在通常情况下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容易和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在干燥的环境中不容易生锈.

【解答】解:铜饰品能长久的保存仍然精美如初的原因是:铜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在常温下几乎不和氧气反应.

为防止铜制文物锈蚀应当注意:把铜制文物保存在干燥的环境中;把铜制文物放在装有保护气的密闭容器中.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潮湿的环境中也能生锈,要掌握保存铜制品的正确方法.

 

铜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生成铜绿(俗称铜锈).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不稳定,受热分解成黑色固体物质、无色气体和水.这种黑色固体和无色液体的成分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是Cu2(OH)2CO3.稀硫酸能与Fe2O.3、CuO等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提出猜想:某同学根据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对黑色固体、无色液体的成分做出了一下猜想:

①无色气体为二氧化碳;②黑色固体为氧化铜;③…

实验验证:实验装置如图.

在此实验装置中,大试管的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  .

验证①:若猜想①正确,实验过程中应该看到澄清的石灰水  . 产生此现象的化学方程式是  .在反应完全停止加热时,针对熄灭酒精灯和把导管移出液面这两步操作,你认为应该先进行的操作是  .

验证②:从装置中取下大试管并冷却到室温,然后向大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振荡,静置后观察实验现象.若猜想②正确,观察到得实验现象应该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酸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使用试管对固体加热时,为防止药品湿存水或受热生成的水在管口凝聚后回流,需要保持试管口略低于底部;

验证①:气体为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石灰水会变浑浊;

验证②:为验证氧化铜,根据氧化铜可与酸反应的性质,把黑色固体放入稀硫酸中,若能看到固体溶解而溶液呈蓝色,可以说明黑色固体为氧化铜.

【解答】解: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水在试管口冷凝成液体,为防止液态水回流至试管底引起试管炸裂,需要使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故答案为:防止冷凝水回流到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验证①: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不变浑浊,实验室通常根据这一现象检验气体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和水;实验结束时,为防止试管内的液体倒吸入大试管,应先把导管移出液而,然后再停止加热;

故答案为:变浑浊;Ca(OH)2+CO2═CaCO3↓+H2O;把导管移出液面;

验证②:黑色的粉末氧化铜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铜溶液和水;因此,当向黑色固体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黑色固体溶解,且溶液变成蓝色时,可说明黑色粉末为氧化铜;

故答案为: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变成蓝色;CuO+H2SO4═CuSO4+H2O.

【点评】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为二氧化碳;能溶于稀硫酸得到蓝色溶液的黑色固体为氧化铜;对试管内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向下倾斜.

 

将一根锃亮的铁丝放入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发现铁丝表面出现了红色物质.

(1)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由此判断金属的活动性:Fe  Cu(选填“>”、“=”或“<”)

(3)在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请你指出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  .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常见元素与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根据这一规律可以判断反应的发生及验证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解答】解:(1)由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在铜前,因此铁可以和硫酸铜溶液反应,故答案为:Fe+CuSO4═FeSO4+Cu

(2)由于铁可以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从而证明铁的化学性质比铜活泼,故答案为:>

(3)由于铁元素的化合价有0→+2,而铜元素由+2→0,因此硫酸铜是氧化剂,故答案为:CuSO4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从而培养学生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立解和应用.

 

欢欢同学对金属铁的相关知识开展了研究性学习.

(1)实地调查铁制品锈蚀情况如下:

调查内容

掉漆的自行车

露天堆放的钢筋

洗净并擦干的菜刀

镀铬的铁质水龙头

铁制品锈蚀情况

长时间风吹雨淋掉漆的地方出现锈迹

时间长了钢筋表面出现锈层

菜刀放置较长时间也不生锈

龙头较长时间不生锈

由调查结果可知: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    等发生反应的过程.

(2)她提出了保护金属资源的下列建议,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防止铁制品锈蚀 B.回收利用废旧铁制品 C.任意开采铁矿石

(3)通过进一步探究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可以比较铁与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类型属于 反应.

【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金属资源的保护;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1)铁与水和氧气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

(2)防止金属锈蚀、废旧金属回收再利用等措施可以保护金属资源;

(3)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属于置换反应.

【解答】解:(1)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水和氧气等发生反应的过程.故填:水、氧气.

(2)防止铁制品锈蚀、回收利用废旧铁制品等措施可以保护金属资源.故填:AB.

(3)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属于置换反应.故填:置换.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铁生锈的条件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方面的知识,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钛具有硬度大、密度小、熔点高、抗腐蚀性远优于不锈钢等优良性能,被誉为“未来金属”.地球表面富含钛铁矿石,钛铁矿石的主要成分是FeTiO3.

(1)已知FeTiO3中钦的化合价为+4价,则铁的化合价为  

(2)冶炼金属钛时,将铁铁矿石转化为TiCl4,TiCl4再与Na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Ti和NaCl.请写出后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不要求标出反应条件),其反应类型是  

(3)在冶炼钛的同时,还得到金属铁,请举出铁的一种用途:  

(4)铁比钛易生锈,请写出防止铁生锈的一种方法:  .

【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求出铁的化合价;

(2)根据反应物及生成物写出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并根据反应特征确定萁基本反应特征;

(3)钢铁可用于制作机床底座、建造桥梁、修建铁轨等;

(4)从控制铁生锈的条件方面考虑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解答】解:(1)设铁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规律,可得x+4+(﹣2)×3=0;解之得x=+2.

故答案为:+2价.

(2)TiCl4与Na在一定条件下能反应生成Ti和NaCl.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TiCl4+4Na═Ti+4NaCl,从反应前后各物质的种类来看,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符合置换反应的特征.

故答案为:TiCl4+4Na═Ti+4NaCl;置换反应.

(3)钢铁可以制作机床底座、建造桥梁、修建铁轨等.

故答案为:建造桥梁;

(4)铁生锈的条件是与空气(氧气)和水分同时接触,要防止铁生锈则是通过控制生锈的条件来实现.一是保持铁制品表面的干燥,二是使铁制品与空气隔绝.常用的方法有涂油、喷漆等.

故答案为:涂油漆(涂油或镀金属等).

【点评】本题以一种金属矿物为切入点综合考查了化合价、化学方程式及金属的防锈方面的知识.

 

金属钠很软,可以用刀切割.切开外皮后,可以看到钠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钠是热和电的良导体.钠的密度是0.97g/cm3,比水的密度小,钠的熔点是97.81℃,沸点是882.9℃.将金属钠放入水中,可以反应生成NaOH和H2;钠跟氧气混合加热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Na2O.2)固体,钠跟CO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碳酸钠和单质碳.

(1)试写出钠跟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小刘同学用图A装置做钠跟氧气反应实验,观察到生成物中出现黑色固体,则该黑色固体是 C (填化学式),试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为了探究黑色固体成分,小刘同学进行了下列探究.

探究反应中CO2的来源:

猜想①:CO2的来源于  ;猜想②:CO2的来源于  ;在上述两种来源中,  (填序号)是CO2的主要来源.用图B和C装置实验的目的是  .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猜想与事实验证;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压轴实验题;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

【分析】(1)根据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关键找全反应物和生成物,并检查配平,本题关键是考查配平.

(2)CO2的来源分析是难点,要从反应的环境来全面分析.从整个反应环境来分析CO2的来源有两个,一是来源空气中,但量比较少.二是酒精灯燃烧产生CO2,产生的量要远大于空气中的量.

(3)验证实验设计的关键要建立对比实验.本题主要是要验证空气中CO2是否参加反应,所以对比实验应该是“用纯氧代替空气做实验,然后对比结果”.

【解答】解:(1)根据题干信息“钠放入水中,可以反应生成NaOH和H2”书写方程式:2Na+2H2O═2NaOH+H2

(2)用图A装置做钠跟氧气反应实验,因为是在空气里进行的,可能发生两个反应:

①钠跟氧气混合加热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Na2O2)固体,2Na+O2Na2O2

②钠跟CO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碳酸钠和单质碳,4Na+3CO22Na2CO3+C.

综合以上分析黑色固体只可能是碳;

(3)从整个反应环境来分析CO2的来源有两个,一是来源空气中,但量比较少.二是酒精灯燃烧产生CO2,产生的量要远大于空气中的量.应该是主要来源.

所以可以猜想CO2的来源①空气成分.②酒精燃烧,且②是CO2的主要来源.

通过B装置反应后测出试管的质量、通过C装置反应后也测出试管的质量,对比两个数值可以证明空气中的CO2是否参与反应,同时也就证明那个猜想正确.

所以用装置B和C主要目的是用来证明猜想或空气中CO2是否参与反应.

故填:(1)2Na+2H2O═2NaOH+H2

(2)C;4Na+3CO22Na2CO3+C

(3)①空气;②酒精燃烧; ②;验证空气中CO2是否参与反应(或验证猜想)

【点评】本题是根据信息设计的一道综合性实验题,考查了学生整理信息及设计实验的能力.

 

某工厂产生的铜屑中含有少最铁屑.现要回收利用其中的铜,需除去其中的铁屑,张山同学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方案:

(1)以上两个实验方案中,从回收利用率角度考虑,你愿意选择  .

(2)两个方案中都有过滤操作,该操作中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

(3)写出两个实验方案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方案甲  

方案乙  .

(4)你能否再设计一个不同原理的方案?写出你的方案  .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氢前的金属才可以和稀酸溶液反应生成氢气,只有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由于铁既在铜前,也在氢前,所以铁既能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也能和稀硫酸反应,从而可以达到除去铁的目的.

【解答】解:(1)由于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时还会生成一部分铜,因此在甲方案中得到的铜要多一些,

故答案为:甲;

(2)在过滤操作中一定会用到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滤纸等,

故答案为:漏斗、烧杯、玻璃棒;

(3)由于方案甲是铁和硫酸铜反应,而方案乙是铁和稀硫酸反应,

故答案为:Fe+CuSO4═FeSO4+Cu;Fe+H2SO4═FeSO4+H2↑.

(4)由于磁铁具有磁性,因此铁能被磁铁吸引,所以用磁铁吸引可以分离两者.

故答案为:用磁铁吸引.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从而培养学生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灵活应用.

 

小青探究铜与稀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否发生反应的实验时,发现加热沸腾一段时间后,溶液开始变色,同时产生较多的气泡.生成的是什么气体呢?

【提出猜想】①可能是H2;②可能是O2;③可能是SO2

任何的猜想都要有依据,则小青提出猜想的依据是:  .

【查阅资料】①铜与热的浓硫酸反应产生SO2;②SO2与Ca(OH)2反应生成难溶的CaSO3.

【实验验证】请你根据以下实验条件,设计实验验证小青的猜想,并将相关内容填在下表.

仅限选择的用品和试剂:试管;带火星的木条、澄清石灰水.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结论

第一步

第二步

【交流与讨论】经验证,猜想③正确,为此,小青作了如下解释:加热使溶液中的水不断蒸发,硫酸浓度逐渐增大,当达到一定浓度时,硫酸跟铜反应产生SO2气体.你觉得小青的解释  (填“合理”或“不合理”).

【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压轴实验题;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

【分析】探究铜与稀硫酸的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对猜想的生成物进行实验验证;根据信息“SO2与Ca(OH)2反应生成难溶的CaSO3”,对所做出的解释进行评价.

【解答】解:猜想所涉及的三种气体中的元素H、O、S与硫酸的组成元素相同,可得知在进行猜想时依据的是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硫酸中含有H、O、S元素;

设计检验气体的实验时,可根据猜想的三种气体的性质不同,设计相应的性质实验,逐一排除.故答: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结论

第一步

将气体通入盛有足量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

若石灰水变浑浊,则气体是SO2,猜想③正确;否则气体不是SO2

第二步

用试管收满气体,然后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

若木条复燃,则气体是O2,猜想②正确;

否则气体是H2,猜想①正确

(说明:第一步和第二步可以颠倒);或: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结论

第一步

用试管收满气体,然后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

若木条复燃,则气体是O2,猜想②正确;否则气体不是O2

第二步

将气体通入盛有足量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

若石灰水变浑浊,则气体是SO2,猜想③正确;否则气体是H2

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在加热时稀硫酸蒸发掉水浓度增加形成浓硫酸,浓硫酸有很强的强化性,在加热时与铜发生反应放出了气体二氧化硫.故:小青的解释合理.

【点评】本题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所涉及问题方方面面,在处理时要清楚地知道每个问题需要什么样的知识来解答,才能从容作答.

 

如图是某实验中各物质间的变化关系:

请回答下列各问(提示:CuO的化学性质与Fe2O.3类似,都是碱性氧化物):

(1)写出氧化铜与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气体C的化学式是 .

(3)溶液D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框图型推断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物质的鉴别题.

【分析】根据图示的转化关系推测出溶液A及固体B的组成.进而分析可能发生的反应作出解答.氧化铜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得到的溶液A中的溶质应该有H2SO4和CuSO4;氧化铜和铁的混合物中通入一氧化碳,只有其中的氧化铜会与一氧化碳反应.

【解答】解:往氧化铜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反应后得到的溶液A中的溶质有:H2SO4和CuSO4;氧化铜和铁的混合物在加热的条件下通入足量的一氧化碳,氧化铜会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因此最终得到的固体B中是铜和铁;溶液A中的H2SO4和CuSO4都会与固体B中的铁发生反应,H2SO4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H2),CuSO4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水.根据得到的固体E为纯净物,可知铁完全反应了.溶液D中的溶质一定含有硫酸亚铁,可能还含有少量未反应完的CuSO4.

故答案为:(1)CuO+H2SO4═CuSO4+H2O;

(2)H2

(3)FeSO4.

【点评】像CuO、Fe2O3等金属氧化物也称为碱性氧化物能和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

 

下表是生活中某种常见金属X的部分性质:

颜色状态

硬度

密度

熔点

导电性

导热性

延展性

银白色固体

7.9g∕cm3

1525℃

良好

良好

良好

将金属X投入盐酸中,有大量气泡生成.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试推断金属X可能的一种用途  .

(2)将金属X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3)请自选试剂,设计实验比较金属X与Mg的活动性强弱.完成下表:

你的一种猜想

操作

现象

结论

假设成立,金属X的

活动性比镁弱.

【考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活动性的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酸的化学性质.

【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金属与金属材料;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1)根据金属X的物理性质回答.

(2)根据信息“将金属X投入盐酸中,有大量气泡生成”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回答.

(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方法回答,一般是利用金属与酸反应或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解答】解:(1)因金属X在良好的导热性,故可用来制作锅,因金属X在良好延展性,可加工成丝、加工成片,因金属X在良好的导电性,可用来作导线,合理即可.

(2)根据信息“将金属X投入盐酸中,有大量气泡生成”可知,金属X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的前边,又因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的后边,所以金属X的活动性大于铜的金属活动性,金属X能与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现象为金属X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

(3)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一般是利用金属与酸反应或金属与盐溶液反应,设计实验比较金属X与Mg的活动性强弱,可利用两种金属分别与稀盐酸反应,或金属X与氯化镁溶液反应,通过现象判断两种金属活动性强弱.

故答案为:(1)做锅、;(2)金属X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

(3)

你的一种猜想

  操作

现象

结论

金属X的活动性比镁弱

取经打磨的金属X固体,放入氯化镁溶液中

无明显现象

假设成立,金属X的活动性比镁弱.

或其它合理答案.

【点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考查的重点、难点和热点,掌握科学探究的环节,熟悉金属活动性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前提.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