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
(1)焊锡是锡的合金,说明一般合金的熔点要比纯金属要 (填“高”或“低”);
(2)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化学原理是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中 发生了氧化反应,若要炼得5.6t铁,理论上至少需要含杂质8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为 t;
(3)要验证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实验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
A.将铝、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B.将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硫酸铜溶液中
C.将铜、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溶液中D.将铜分别进入到硫酸铝、硝酸银溶液中.
【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铁的冶炼;含杂质物质的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
【分析】(1)合金与组成它的成分相比,一般具有熔点低、硬度大、抗腐蚀性强等方面的优点.
(2)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与二氧化碳分析解答;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3)根据金属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够置换出盐溶液中金属活动性比它弱的金属等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解:(1)焊锡是锡的合金,说明一般合金的熔点要比纯金低;
(2)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
设:要炼得5.6t铁,理论上至少需要含杂质8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为x,则:
3CO+Fe2O32Fe+3CO2160112
(1﹣80%)x 5.6t
x=40t;
(3)在铝、铜、银三种金属中,它们的活动顺序是:铝>铜>银;A、将铝、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铝会置换出铜,而银不能,故可行;B、将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硫酸铜溶液中,都不会有反应现象发生,故不能鉴别;C、将铜、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溶液中,反应不能进行,没有现象,故不能鉴别; D、将铜分别进入到硫酸铝、硝酸银溶液中
铜能置换出银,但不能置换出铝,现象不同,能区分,故可行;故选:AD;
故答案是:(1)低;(2)3CO+Fe2O32Fe+3CO2;40;(3)AD.
高速铁路可以加快出行步伐。2015年12月6日,南京至安庆高铁将正式开通运营,使苏、皖、赣、鄂四省连为一体。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示的物质中为金属材料的是
(填序号),动车电路中的导线大多是用铜制的,这是利用了铜的延展性和 性。
(2)动车表面喷漆主要是为了防止外壳生锈,其原理是 。
(3)修建铁路所需的大量钢铁是以铁矿石为主要原料冶炼而得。写出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高铁列车车厢是密闭的空间,因此提供清洁的空气、保持车厢卫生非常重要。高铁酸钠(Na2FeO4)是高铁列车上常用的一种“绿色环保高效”消毒剂,其中高铁酸钠中铁元素化合价为 。
【答案】(1)①,导电(2)隔绝水和氧气(或空气)(3)Fe2O3 + 3CO 2Fe + 3CO2(4)+6。
硝酸铜是制备Cu﹣Zn﹣Al系催化剂的重要原料,某兴趣小组对它开展了以下研究.
(1)硝酸铜的制备研究
该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有三种设计方案可供选用:
①Cu与稀硝酸反应制取:3Cu+8HNO3═3Cu(NO3)2+2NO↑+4H2O.
②Cu与浓硝酸反应制取:Cu+4HNO3═Cu(NO3)2+2NO2↑+2H2O.
③通氧气于铜屑与稀硝酸的体系中制取:2Cu+4HNO3+O2═2Cu(NO3)2+2H2O.
甲同学认为三种方案的反应都可以在铁制容器中进行,乙同学认为 (填“可行”“不
可行”),理由是(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 .从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角度考虑,制取大量的硝酸铜最宜采用以上方法 ③ ,理由是 , .
(2)硝酸铜的性质研究
硝酸铜为蓝色固体,溶于水可得蓝色溶液.该小组同学用如图装置加热硝酸铜,发现固体由蓝色逐渐变黑,同时产生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提出问题】硝酸铜在加热条件下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反应?
【查阅资料】
①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O+H2SO4═CuSO4+H2O.
②含氮化合物中,只有NO2是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③NO2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猜想假设】
Cu(NO3)2受热分解除了生成 ,还可能生成了CuO和O.2.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步骤I.:将反应后试管中的固体加水充分溶解,过 滤, 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硫酸 ,加热 | 固体全部溶解,得到蓝色溶液 | 硝酸铜分解生成了氧化铜. |
步骤II:在如图的试管和集气瓶之间连上此图所示的装置,重新进行加热硝酸铜的实验 | 集气瓶中气体为无色, | 硝酸铜分解生成了氧气 |
步骤II是同学们查阅了新的资料后设计完成的.该资料是关于NO2 方面的性质信息.
【获得结论】根据实验结果,Cu(N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小组同学取10g的硝酸铜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4.6g,则硝酸铜的分解率为 ?(分解率为已分解的硝酸铜占原硝酸铜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反思与评价】
已知相同状况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其分子个数比.据此,同学们认为,即使没有资料③,依据实验结论和“加热硝酸铜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实验现象,也能推出NO2可能具有助燃性.理由是 .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酸的化学性质;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铁比铜活泼解答;根据反应方程式判断是否有污染环境的物质生成解答.
(2)【猜想假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资料推测Cu(NO3)2受热分解除了生成NO2;
【进行实验】因为氧化铜难溶于水,可以通过溶解,过滤,洗涤的方式与可溶性物质进行分离.而后加热稀硫酸,稀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得到蓝色溶液;NO2气体易液化,通过含冰制冷剂能将其液化;从而与其他气体分离,剩余的气体仍可以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说明Cu(NO3)2受热分解还生成了氧气;
【获得结论】根据实验结果,Cu(NO3)2受热分解生成CuO、NO2、O2,故可书写化学方程式;
【反思与评价】通过化学反应,硝酸铜分解生成的气体中NO2与O2的体积比为4:1,O2所占的体积分数与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相同,分解生成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而空气不能,说明NO2有助燃性.
【解答】解:
(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铁比铜活泼,三种方案的反应不能可以在铁制容器中进行,因为:Fe+Cu(NO 3 )2═Cu+Fe(NO3)2;
从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角度考虑,制取大量的硝酸铜最宜采用以上方法③;理由是方案①②产生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③中反应过程没有有毒气体生成,不污染环境,硝酸利用率高;
(2)【猜想假设】根据“加热硝酸铜,发现固体由蓝色逐渐变黑,同时产生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带火星的木条复燃”、“②含氮化合物中,只有NO2是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③NO2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和质量守恒定律,推测Cu(NO3)2受热分解除了生成NO2;
【进行实验】因为氧化铜难溶于水,可以通过溶解,过滤,洗涤的方式与可溶性物质进行分离.而后加热稀硫酸,稀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得到蓝色溶液,其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步骤II:在如图的试管和集气瓶之间连上此图所示的装置,重新进行加热硝酸铜的实验,集气瓶中气体为无色,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硝酸铜分解生成了氧气;
步骤II是同学们查阅了新的资料后设计完成的.该资料是关于NO2的沸点(或低温下NO2能否反应生成液态或固态物质);
【获得结论】根据实验结果,Cu(NO3)2受热分解生成CuO、NO2、O2,故可书写化学方程式2Cu(NO3)22CuO+4NO2↑+O2↑;
设反应的硝酸铜的质量为x
2Cu(NO3)22CuO+4NO2↑+O2↑ 固体减重
376 160 216
X 10g﹣4.6g=5.4g
X=9.2g
则硝酸铜的分解率为: 100%=92%
【反思与评价】通过化学反应,硝酸铜分解生成的气体中NO2与O2的体积比为4:1,O2所占的体积分数与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相同,分解生成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而空气不能,说明NO2有助燃性;
故答案为:
(1)不可行;Fe+Cu(NO 3 )2═Cu+Fe(NO3)2; 方案①②产生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③中反应过程没有有毒气体生成,不污染环境,硝酸利用率高;
(2)【猜想假设】NO2;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步骤I:将反应后试管中的固体加水充分溶解,过 滤,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加热 | 固体全部溶解,得到蓝色溶液 | 硝酸铜分解生成了氧化铜. |
步骤II:在如图的试管和集气瓶之间连上此图所示的装置,重新进行加热硝酸铜的实验 | 集气瓶中气体为无色,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硝酸铜分解生成了氧气 |
NO2的沸点(或低温下NO2能否反应生成液态或固态物质);
【获得结论】2Cu(NO3)22CuO+4NO2↑+O2↑;9.2%;
【分析及反思】硝酸铜分解生成的气体中NO2与O2的体积比为4:1,O2所占的体积分数与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相同,分解生成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而空气不能,说明NO2有助燃性.
手机在人们的生活中使用广泛,如图是充电或连接电脑用的数据线.
(1)所标物质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2)数据线的铁制插头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铁生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xH2O,由此可知参加反应的是铁、氧气和 .
(3)防止铁制插头生锈的有效措施是 .
【分析】(1)根据已有的物质的类别解答;
(2)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解答;
(3)根据防锈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据图可以看出,铁和铜是金属单质,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填:铁或铜,塑料;
(2)铁与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故填:水;
(3)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故填:Fe+CuSO4=Cu+FeSO4;
(4)防止铁制插头生锈可以将其放在干燥的地方,故填:放在干燥的地方.
答案:(1)铁质插头(或铜芯导线); 塑料;(2)水; (3)放在干燥的地方保存.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金属材料的有关应用和性质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碳的化合物是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物质.
(1)汽水中一定含有 (填字母序号).
A.一氧化碳B.碳酸C.碳酸钠
(2)CO用于冶炼钢铁,工业上用CO和赤铁矿(主要成分为氧化铁)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CO2,实现碳减排.
使空气中CO2含量减少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考点】二氧化碳的用途;铁的冶炼;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分析】(1)根据汽水中含有碳酸分析;
(2)根据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分析;
(3)根据图示信息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分析;
【解答】解:(1)汽水中含有的是碳酸;
(2)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是:3CO+Fe2O32Fe+3CO2.
(3)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CO2、“释放”CO2,实现碳循环.根据图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使空气中CO2含量减少的原因是CaO+CO2CaCO3;
故答案为:(1)B; (2)3CO+Fe2O32Fe+3CO2.
(3)CaO+CO2CaCO3;
人类生产和生活中都离不开金属.
(1)用铜丝作导线,主要利用其延展性和 性.
(2)铁制品经常会生锈,其生锈的条件是 .
(3)工业上使用一种“渗铬(Cr)技术”可以大大提高钢铁制品的抗腐蚀能力.其中一个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rCl2═Cr+FeCl2.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铬 (填“强”或“弱”).
【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分析】(1)根据铜用作导线,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进行解答;
(2)根据铁在与氧气和水蒸气同时接触时会生锈,在车体表面喷漆可以防止铁与氧气、水蒸气接触而生锈进行解答;
(3)活泼金属可以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解答】解:(1)铜用作导线,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故填:导电;
(2)铁在与氧气和水蒸气同时接触时会生锈,在车体表面喷漆可以防止铁与氧气、水蒸气接触而生锈;故填:和O2、H2O同时接触;
(3)活泼金属可以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故答案为:强.
某电镀厂排放的污水中含有CuSO4、FeSO4和ZnSO4,为减少水污染及节约成本,回收重要物质硫酸锌、金属铁和铜,设计如图所示流程:
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b的成分是 .
(2)上述流程的四个操作中,有一个和其它三个不同,它是.
(3)过程Ⅱ中可加入的物质有两种,它们是 .过程Ⅲ中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4)上述物质中含有锌元素的是 .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分析】根据污水中加入过量的a,经过操作①可以得到固体b和滤液d,滤液d经过操作④可以得到固体f,所以f是硫酸锌,a是锌,操作①是过滤,固体b中含有锌、铁、铜,过程II中加入硫酸铜,可以得到铜和硫酸锌、硫酸亚铁,所以c中含有硫酸锌、硫酸亚铁,再加入适量的a可以得到硫酸锌和铁,然后结合反应流程进行分析.
【解答】解:污水中加入过量的a,经过操作①可以得到固体b和滤液d,滤液d经过操作④可以得到固体f,所以f是硫酸锌,a是锌,操作①是过滤,固体b中含有锌、铁、铜,过程II中加入硫酸铜,可以得到铜和硫酸锌、硫酸亚铁,所以c中含有硫酸锌、硫酸亚铁,再加入适量的a可以得到硫酸锌和铁,所以
(1)固体b的成分是锌、铁、铜;
(2)通过分析可知,操作①②③是过滤,操作④是蒸馏,有一个和其它三个不同,它是④;
(3)过程Ⅱ中可加入的物质有两种,它们是CuSO4、H2SO4,过程Ⅲ中一定发生的反应是锌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化学方程式为:Zn+FeSO4=ZnSO4+Fe;
(4)上述物质中含有锌元素的是abcdef.
故答案为:(1)锌、铁、铜;
(2)④;
(3)CuSO4、H2SO4,Zn+FeSO4=ZnSO4+Fe;
(4)abcdef.
勇往直前学习小组的同学们想要测定某铝土矿样品中的Al2O3的含量(假设样品中除氧化铝外,其余成分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并回收一种纯净的晶体.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1)此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列出求解参加反应的氧化铝的质量(x)的比例式 ;
(3)题中铝土矿中主要成分的含量(质量分数)为 ;
(4)a的数值为 ;
(5)若建设哈尔滨地铁二号线要炼制含铝72%的铝材20t,假设在炼制过程中损失20%的铝元素,则理论上需要题中这种铝土矿的质量为 ;
(6)若实验用到的稀硫酸是由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而来的,请在图中方框内补充细口瓶内液体的名称及所需质量.
【分析】(1)根据氧化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进行分析;
(2)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参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进行计算;
(3)根据计算出的氧化铝的质量和样品的质量进行计算;
(4)根据蒸发的ag水包括稀硫酸中的水和反应生成的水进行分析;
(5)根据铝元素守恒进行计算;
(6)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进行分析.
【解答】解:(1)氧化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化学方程式为:Al2O3+3H2SO4═Al2(SO4)3+3H2O;
(2)设参加反应的氧化铝的质量为x,生成水的质量为y,
Al2O3+3H2SO4═Al2(SO4)3+3H2O
102 294 54
x 300g×9.8% y
==
x=10.2g
y=5.4g
(3)铝土矿中主要成分的含量(质量分数)为×100%=68%;
(4)蒸发的ag水为:5.4g+300×(1﹣9.8%)=276g;
(5)理论上需要题中这种铝土矿的质量为z
Al2O3﹣﹣﹣﹣﹣2Al
102 54
x×68%×80% 20t×72%
=
x=50t
(6)需要浓硫酸的质量为=30g,所以
故答案为:(1)Al2O3+3H2SO4═Al2(SO4)3+3H2O;
(2)=;
(3)68%;
(4)276;
(5)50t;
(6)浓硫酸30g,
.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计算类型较多,尤其是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要明确溶质来自几部分,要仔细分析.
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1)金属资源储量有限,保扩金属资源是毎一个公民的义务.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保护金属资源的事例:
①把某些金属制成合金 ②给自行车的链条涂油 ③用汽车用过的铅酸蓄电池再生铅
④铁制品表面镀上铬、镍等金属 ⑤用废电池的锌皮做制取氢气的实验
⑥将铝制品易拉罐置于“可回收”的垃圾桶内
请从保护金属资源有效途径的角度,将上述事例平均为两分类:
其中的一个分类标准是 防 ;包括事例为 (填序号)
(2)在初中,我们已经学习过几种典型的酸,到了高中我们会学习到更多种类的酸:
非金属元素 Si P S Cl
最高价含氧酸 名称 (偏)硅酸 磷酸 硫酸 高氯酸
化学式H.2SiO3H.3PO4H.2SO4 HClO4
酸性 弱 中强 强 强
观察表格,经过分析和类比回答:
①硫酸和高氯酸中,酸性相对更强的是 ;
②高氯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分析】根据分类的方法、表格提供的知识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从防止金属腐蚀的角度可以进行分类,①把某些金属制成合金是防止金属锈蚀;②给自行车的链条涂油是防止金属锈蚀;③用汽车用过的铅酸蓄电池再生铅属于金属的回收利用;④铁制品表面镀上铬、镍等金属是防止金属锈蚀;⑤用废电池的锌皮做制取氢气的实验是金属的回收利用;⑥将铝制品易拉罐置于“可回收”的垃圾桶内
是回收利用金属,故填:防止金属腐蚀;①②④;
(2)①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高氯酸的酸性强于硫酸,故填:高氯酸;
②氢氧化钡能与高氯酸反应生成高氯酸钡和水,故填:Ba(OH)2+2HClO4═Ba(ClO4)2+2H2O.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金属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
废物利用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还可以节约资源,下面是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1】回收填料中的二氧化锰和氯化铵
(1)操作2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灼烧滤渣1的目的是 ;
(3)在上述物质中,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中可用作催化剂的是 ,含氮元素且可作氮肥的是 ;
(4)在某温度下蒸发滤液 1 时,大量的氯化铵晶体析出的原因是 .
实验2 利用外壳回收物锌制取氢气及相关探究
(5)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己知氢气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
①装置选择: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填编号),要收集比较干燥的气体,应选用的收集装置为 (填编号).
②若用排水法收集并测定气体的体积,气体从装置 E导管口 (填“a”或“b”) 进;选用仪器 F 测量排出水的体积,仪器 F 名称是 ,若选用50ml的量筒,收集完毕量筒中剩余4ml,则收集的气体为 .
(6)探究影响锌与稀硫酸反应快慢的因素.如表是小明分别用相同质量的锌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的四组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 不同纯度的锌 | 硫酸的质量分数/% | 反应温度/℃ | 锌消失的时间/s |
Ⅰ | 含杂质锌 | 3 | 20 | 200 |
Ⅱ | 纯锌 | 3 | 20 | 500 |
Ⅲ | 纯锌 | 6 | 20 | 300 |
Ⅳ | 纯锌 | 6 | 30 | 80 |
①比较实验Ⅰ和实验Ⅱ,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②为了研究硫酸浓度对反应快慢的影响,需比较实验 和实验 (填编号).
③实验Ⅲ和Ⅳ标明该反应快慢与 有关;
④如果把实验Ⅱ中硫酸的质量分数改为4%,请你推测锌消失的时间(用t表示)的取值范围
⑤该实验除了用锌消失的时间来衡量反应的快慢外,你还能提出新的方法来衡量该反应的快慢吗? .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过滤中玻璃棒起到了引流的作用;蒸发中玻璃棒起到了搅拌、使液体均匀受热的作用;滤渣1中含有二氧化锰和炭,灼烧是为了除去炭;发生装置的选择取决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根据实验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据此解答.
【解答】解:(1)操作2是蒸发,玻璃棒起到了搅拌、使液体均匀受热的作用;
(2)过滤得到的滤渣l中含有炭,灼烧能使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从而除去;
(3)在上述物质中,二氧化锰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中可用作催化剂,氯化铵含氮元素且可作氮肥;
(4)在某温度下蒸发滤液1时,首先形成氯化铵的饱和溶液,继续蒸发,水分减少,氯化铵溶解不了,就结晶析出;
(5)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己知氢气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
①锌是固体,稀硫酸是液体,该反应在常温下可以进行,选择的发生装置为B;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要收集比较干燥的气体,应选用的收集装置为D;
②若用排水法收集并测定气体的体积,则需要将E中的水排出,气体从装置E导管口b进;选用仪器F测量排出水的体积,仪器F是量筒;若选用50ml的量筒,收集完毕量筒中剩余4ml,则收集的气体为50﹣4=46mL;
(6)①比较实验Ⅰ和实验Ⅱ,不同的是锌的纯度,可以看出含杂质的锌消失的时间少,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含杂质的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快;
②为了研究硫酸浓度对反应快慢的影响,需比较实验Ⅱ和实验Ⅲ,故填:Ⅱ,Ⅲ;
③实验Ⅲ和Ⅳ标明该反应快慢与温度有关;
④如果把实验Ⅱ中硫酸的质量分数改为4%,介于3%和6%之间,则锌消失的时间比3%的硫酸快,比6%的硫酸慢,时间介于200~300之间;
⑤该实验除了用锌消失的时间来衡量反应的快慢外,还可用相同的时间内产生的氢气的体积来衡量该反应的快慢.
故答案为:(1)搅拌、使液体均匀受热;
(2)除去炭粉;
(3)二氧化锰,氯化铵;
(4)形成了氯化铵的饱和溶液;
(5)①B,D;
②b,量筒,46mL;
(6)①含杂质的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快;
②Ⅱ,Ⅲ;
③温度;
④200~300;
⑤相同的时间内产生的氢气的体积来衡量该反应的快慢.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以及气体制取和影响化学反应因素的实验探究,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