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人们经常使用的便捷交通工具﹣自行车.请完成下列各题

(1)所标各部件中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填序号),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有  (任选一种物质填序号).

(2)车轮的钢圈在潮湿的空气中会锈蚀,这是铁与空气中的  和水蒸汽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通常用盐酸除铁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考点】89:金属材料及其应用;8G: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93:酸的化学性质;G5:书写化学方程式、;I7: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类别、金属锈蚀的知识以及盐酸除铁锈化学方程式书写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据图可以看出,链条是金属材料制成的,车把套、座包、外轮胎和反光器是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故填:C;A(或B、D、E);

(2)铁与氧气和水蒸气同时接触会生锈,盐酸能与铁锈的成分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故填:氧气;Fe2O3+6HCl═2FeCl3+3H2O.

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

(1)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金属材料多数是合金,当金属制成合金后,性能会发生改变.如黄铜制的钥匙能在纯铜板上划出痕迹,说明合金的硬度一般  组成它的纯金属(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家里用了很久的铝壶很少出现腐蚀,请用化学方程式表明其中的原理  .

(3)下列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  (填字母)

A.铂金饰品 B.铁锅 C.铝导线

(4)焊接钢件时要先除去其表面的锈垢,用稀盐酸除锈的化学方程式为  .

【考点】85:金属的化学性质;82: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83:合金与合金的性质;93:酸的化学性质;G5:书写化学方程式.

【专题】524: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1)根据合金的优点一般有强度好、熔点低、抗腐蚀性更好解答;

(2)根据铝具有良好抗腐蚀性的原因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解答;

(4)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黄铜制的钥匙能在纯铜板上划出痕迹,说明合金的硬度一般大于组成它的纯金属;

(2)铝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极易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薄膜,阻碍铝的进一步氧化,所以铝制品却很耐腐蚀原因是:铝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铝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

(3)铝作导线是利用铝的导电性;

(4)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

故答案为:(1)大于;

(2)4Al+3O2=2Al2O3

(3)C;

(4)Fe2O3+6HCl=2FeCl3+3H2O

【点评】本题充分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金属冶炼等方面的知识,要掌握合金和金属的性质方面的区别与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如图A~G是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红棕色固体,E为黑色固体单质,B.C.D均为无色气体,F为石灰石的主要成分,G为浅绿色溶液,各物质的转化关系见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的化学式  ; G溶液溶质的名称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在工业上的用途 .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此反应在实验室用于检验  气体.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专题】框图型推断题.

【分析】依据其中A为红棕色固体,E为黑色固体单质,B、C、D均为无色气体,F为石灰石的主要成分,G为浅绿色溶液,可知A是氧化铁,E是铁,G是硫酸亚铁,D是气体且发生反应能生成碳酸钙,所以D是二氧化碳,则B是一氧化碳,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依据其中A为红棕色固体,E为黑色固体单质,B、C、D均为无色气体,F为石灰石的主要成分,G为浅绿色溶液,可知A是氧化铁,E是铁,G是硫酸亚铁,D是气体且发生反应能生成碳酸钙,所以D是二氧化碳,则B是一氧化碳,C是氧气;

(1)A是氧化铁,化学式为Fe2O3;G是硫酸亚铁的溶液;

(2)反应①是氧化铁和一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工业上常利用此反应冶炼铁;

(3)反应④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的过程,实验室中常用此反应鉴定二氧化碳的存在;

故答案为:(1)Fe2O3;硫酸亚铁;(2)3CO+Fe2O32Fe+3CO2;炼铁;CO2+Ca(OH)2═CaCO3↓+H2O;CO2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题中的转换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在密闭容器里,通入x mol H2和y molI2(g),改变下列条件,反应速率将如何改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升高温度  

(2)充入更多的H2  

(3)扩大容器的体积  

(4)容器容积不变,通入氖气  

(5)容器压强不变,通入氢气  

(6)减小压强  .

【考点】CA: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分析】根据增大浓度、增大压强、使用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反之反应速率减慢来解答,注意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则反应速率不变.

【解答】解:(1)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故答案为:增大;

(2)再充入H2,反应物浓度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故答案为:增大;

(3)将容器容积扩大,相当于减小压强,则反应速率减小,故答案为:减小;

(4)容器容积不变,通入氖气,反应体系浓度不变,则反应速率不变,故答案为:不变;

(5)容器压强不变,通入氢气,相当于减小压强,则反应速率减小,故答案为:减小;

(6)减小压强,则反应速率减小,故答案为:减小.

 

在溶液中较难制得纯净的Fe(OH)2,原因是Fe(OH)2不稳定,在水中只要有一点氧气就极易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Fe(OH)3.

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用下面两种精心设计的方法可以制得白色的Fe(OH)2沉淀.

方法一:

用不含氧气的蒸馏水配置FeSO4溶液与NaOH溶液,然后反应制备.

A.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氧气,常采用  的方法.

B.如图所示,用长滴管吸取不含O2的NaOH溶液,插入FeSO4溶液液面下,再挤出NaOH溶液.试管中油层的作用是  .

方法二:

用如图2装置来制备.

a在装置Ι中加入Fe和稀H2SO4,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装置Ⅱ中加入NaOH浓溶液.

b为了制得白色Fe(OH)2沉淀,需要下列步骤,其顺序为  

①气密性检查 ②气体验纯 ③加入试剂塞紧橡皮塞 ④打开止水夹 ⑤夹紧止水夹.

C.写出试管Ⅱ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这样生成的Fe(OH)2沉淀能较长时间保持白色.

【考点】AF: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85:金属的化学性质;G5:书写化学方程式.

【专题】166:物质的制备.

【分析】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及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写方程式;

方法一:

a、根据气体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来考虑;

b、加入植物油防止空气中氧气进入,避免干扰;

方法二:

a、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

b、分析装置特点,明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步骤;

c、由于铁与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亚铁,可能还有没反应的硫酸;然后根据物质间的化学反应书写方程式.

【解答】解:根据Fe(OH)2不稳定,在水中,只要有一点氧气就极易发生反应生成Fe(OH)3,可推出反应物为Fe(OH)2、水、氧气生成物为Fe(OH)3利用奇偶法配平,方程式是

4Fe(OH)2+2H2O+O2═4Fe(OH)3

方法一:

a、由于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成反比,所以煮沸即可将水中的氧气除去;

b、注入植物油防止空气中氧气进入;

(3)用长滴管吸取不含O2的NaOH溶液,插入FeSO4溶液液面下也是为了防止空气中氧气进入;

方法二:a、Fe和稀H2SO4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已经平了,注意上升符号的标法;

b、有关气体的制取,所以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完毕在装置中加入试剂并塞上塞子,打开止水夹,Ⅰ中生成氢气进入装置Ⅱ,要检验装置Ⅱ中空气是否排尽,要在装置Ⅱ导管口检验气体的纯度,待气体纯净,关闭止水夹,Ⅰ中气压增大,使Ι中的药品进入Ⅱ中,与Ⅱ中的药品反应得到氢氧化亚铁;

c、由于铁与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亚铁,可能还有没反应的硫酸;氢氧化钠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和硫酸钠,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与氢氧化亚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水;

故答案为:

4Fe(OH) 2+O2+2H2O═4Fe(OH)3

方法一:a.加热;

        b.隔绝空气,避免氧气的干扰;

方法二:a.Fe+H2SO4═FeSO4+H2↑;

b.①③④②⑤;

        c.FeSO4+2NaOH═Fe(OH)2↓+Na2SO4(必写);

H2SO4+2NaOH═Na2SO4+2H2O    (或H2SO4+Fe(OH)2═FeSO4+2H2O).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读取信息,并应用信息解题的能力;学会看图,能看懂题目中所给的装置图,每一部分的作用,才能明确反应怎么进行,从而正确解答.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下表所提供的信息,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比较

导电性(以银为100)

银 铜 金 铝 锌 铁 铅

100 99 74 61 27 17 7.9

密度(g/cm3

金 铅 银 铜 铁 锌 铝

19.3 11.3 10.5 8.92 7.86 7.14 2.70

熔点(℃)

钨 铁 铜 金 银 铝 锡

3410 1535 1083 1064 962 660 232

硬度(以金刚石为10)

铬 铁 银 铜 金 铝 铅

9 4~5 2.5~3 2.5~3 2.5~3 2~2.9 1.5

(1)为什么菜刀、锤子等通常用铁制而不用铅制?

  .

(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导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

(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

  .

【考点】82: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81: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

【专题】152: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154:抽出共性信息迁移解题.

【分析】金属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用途,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我们除了考虑物质本身的性质之外,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解答】解:由生活经验和表格中的信息可知:

(1)因为铁硬度比铅大,且铅有毒,所以菜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

(2)银和铜导电性相近,但银比铜贵得多,且电线用量大,所以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3)钨的熔点高,而锡的熔点太低,所以用钨丝而不用锡丝做灯泡的灯丝.如果用锡制的话,灯丝容易熔断而发生短路.

故答案是:(1)因为铁硬度比铅大,且铅有毒,故用铁而不用铅做菜刀、锤子;

(2)银和铜导电性相近,但银比铜贵得多,且电线用量大,所以用铜不用银;

(3)因为钨的熔点高,而锡的熔点太低,通电时锡就熔化了,所以用钨丝而不用锡丝做灯泡的灯丝.

【点评】此类型的题目与生产实际相联系,且体现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利用.

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日用品,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青少年一定要爱护自己的眼睛,在光线不足时看书、写字要用照明工具.右图是一种照明用台灯.

①如图中标示的各部件中,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填一种物质的序号).

②灯管后面的反光片为铝箔.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  性.

③铝具有良好抗腐蚀性能的原因  (写化学方程式)

(2)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配制波尔多液不能用铁制容器?  (写化学方程式)

(3)图中涉及到了Fe、Cu、Al三种金属,可选用下列中的  验证 Fe、Cu、Al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A. CuSO4溶液、Fe、Al2(SO43溶液B.Cu、Al、FeSO4 溶液

C.Fe、Al、CuSO4 溶液D. Fe、Cu、H2SO4 溶液

(4)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①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②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考点】金属材料及其应用;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根据物质的制成材料的类别、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依据两金夹一盐或是两盐夹一金的方法;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解答.

【解答】解:(1)①如图中标示的各部件中,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是铁螺丝钉、铝箔反光片、铜质插头,故填:①.

②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延展性,故填:延展.

③铝具有良好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铝能被氧气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故填:4Al+3O2=2Al2O3.

(2)配制波尔多液不能用铁制容器,因为硫酸铜能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故填:Fe+CuSO4=FeSO4+Cu.

(3)要Fe、Cu、Al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以采用两金夹一盐或是两盐夹一金的方法;

A. CuSO4溶液、Fe、Al2(SO43溶液,是两盐夹一金的方法,铁能与硫酸铜反应,铁与硫酸铝不反应,故能证明Fe、Cu、Al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正确;

B.Cu、Al、FeSO4 溶液,是两金夹一盐的方法,铝能与硫酸亚铁反应,铜不与硫酸亚铁反应,故能证明Fe、Cu、Al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正确;

C.Fe、Al、CuSO4 溶液,铁和铝都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说明铁和铝的活动性强于铜,不能说明铁和铝的活动性,错误;            

D. Fe、Cu、H2SO4 溶液,只能证明铁的活动性强于铜,不能证明与铝的关系,错误;

故填:AB.

(4)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①镁能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镁,故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MgCl2;故填:MgCl2

②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含有氢前的金属,镁能与氯化亚铁反应生成铁,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Cu、Fe,故填:Cu、Fe.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生活中,当水的硬度大或者病菌过多,可以采取_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和杀灭病菌,

(2)铁制品生锈是铁与____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3)银锌纽扣电池放电时,__________能转化电能,主要发生反应为:Zn+Ag2O+H2O=Zn(OH)2+2Ag。反应前后锌元素的化合价由零价转变为__________价。

【答案】  煮沸  氧气和水  化学  +2。

【解析】(1)在生活中,当水的硬度大或者病菌过多,可以采取煮沸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和杀灭病菌。(2)铁制品生锈是铁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3)银锌纽扣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电能,主要发生反应为:Zn+Ag2O+H2O=Zn(OH)2+2Ag。反应前后锌元素的化合价由零价转变为+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水的软化,净化,生锈原理,化合价以及能的转化的知识。

(1)铁制品表面常有锈,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发生的化学反应,铁锈可用稀盐酸除去,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铝制品表面几乎无锈,原因(用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比较铁和铝的活动性,取铁丝、铝丝和硝酸银溶液进行了两次实验操作达到了实验目的,两次实验过程中一次有明显现象,一次没有明显现象,写出有明显现象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氧气和水蒸气  Fe2O3+6HCl═2FeCl3+3H2O  4Al+3O2═2Al2O3  Fe+2AgNO3=Fe(NO32+2Ag

【解析】(1)钢铁生锈实际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发生了化学反应,所以在钢铁表面镀上一层不易锈蚀的金属等能防止钢铁生锈。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铝能和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而坚硬的氧化铝薄膜,从而对铝起到保护作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

(2)铁与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AgNO3=Fe(NO32+2Ag。

点睛:

金属锈蚀的条件是金属要与水、空气中氧气或二氧化碳等接触.初中阶段主要是指金属铁的锈蚀条件,即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就会生锈.防止铁制品生锈(即铁锈蚀的防护)的常用措施主要有如下:

1.用完铁制品后及时擦洗干净,置于干燥的环境,保持其表面的洁净、干燥;

2.在铁制品表面涂上一层保护膜,例如,机械零件等表面涂油,家用电器、自行车车架、钢窗等表面刷漆;

3.在铁制品表面进行烤蓝、煮黑等处理(使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四氧化三铁薄膜),例如,锯条、链条等;

4.在铁制品表面镀上一层其他金属,例如,自行车车把、钢圈以及门把手和水龙头等表面上,经常镀锌、锡或铬等;

5.改变铁制品的内部结构,将其制成不锈钢等合金。

2016年8月我国自主研制的“海斗”号无人潜水器成功进行万米级下潜应用,这标志着我国研制无人潜水器能力已进入先进国家行列之中。

(1)无人潜水器耐压壳使用的是钛铝合金材料。下列不属于钛铝合金性质的是_____(填字母)。

a.密度大 b.硬度大 c.抗腐蚀

(2)无人潜水器通信传输系统中使用了光导纤维。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则光导纤维属于____(填字母)。

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合成材料 d.复合材料

(3)无人潜水器中的管道通常用聚乙烯为原料生产。此类合成材料还有聚丙烯、涤纶、聚酯、氯纶、聚氯乙烯等。

①聚乙烯属于______(填字母)

a.塑料 b.合成橡胶 c.合成纤维

②聚乙烯的化学式为(C2H4) n,则聚乙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③生活中区分聚乙烯、聚氯乙烯的常用方法是______。

【答案】  a  b  a  85.7%  取样点燃,如果有刺激性气味的为聚氯乙烯

【解析】(1)钛铝合金作为潜水器耐压壳,需要硬度大、耐腐蚀,钛铝合金密度小;

(2)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则光导纤维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3)①聚乙烯是塑料中的一种;

②聚乙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85.7%;

③聚乙烯点燃没有刺激性气味,而聚氯乙烯点燃后有刺激性气味,根据点燃后的气味可以鉴别聚乙烯和聚氯乙烯。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