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月男孩,冬季出生,足月顺产,生后一直母乳喂养,尚未添加辅食,近一月来患儿夜间吵闹不安,睡眠差,出汗多,每天排稀便5-6次。患儿站立不稳,未出牙

若该患儿化验检查:血Ca2+2mmol/L,钙磷乘积为25,X线显示长骨钙化带消失,干骺端呈毛刷样改变,骨质疏松,骨皮质变薄,则该患儿属于本病的哪个时期

A:初期 B:激期 C:恢复期 D:后遗症期 E:以上都不是

6个月女婴,2周前原因不明地出现快速地点头和全身屈曲伴双上肢伸直样抽搐发作,逐日加重。从最初每日数次发展到现今20~30余次,发作往往成串,病后精神较差,食欲缺乏,运动发育也有倒退,不伴发热。出生时有轻度窒息史。体检头围40cm。头不能直竖,双侧Babinski征阳性。

推测该患儿病后出现精神运动发育倒退的原因是

A:病后进食减少 B:病后缺少运动锻炼 C:频繁癫痫发作致惊厥性脑损伤 D:颅内感染致脑组织进行性破坏 E:缺血缺氧性脑病后遗症

患儿女,6个月,因“点头发作2周”来诊。无诱因,伴四肢屈曲样动作,逐日加重。最初发天发作数次,来诊时20~30次/d,发作往往成串。病后精神差,食欲差,运动发育倒退,不伴发热。出生时有轻度窒息史。查体:头围40cm,头不能直立;双侧巴宾斯基征(+)。

推测该患儿病后出现精神运动发育倒退的原因是

A:病后进食减少 B:病后缺少运动锻炼 C:频繁癫痫发作致惊厥性脑损伤 D:颅内感染致脑组织进行性破坏 E:缺氧缺血性脑病后遗症

 婴幼儿发生单纯疱疹病毒的原发感染多见于6个月~2岁。因为6个月以后的婴儿来自母体的抗体多数消失,所以此时容易发生HSV-1型原发感染。

人体在HSV-1型原发感染后很快产生特异性免疫,能将大部分病毒清除。但少数病毒可长期存留于神经细胞内,无临床表现,潜伏的神经细胞主要位于

A:足趾神经节 B:手指末梢神经节 C:三叉神经节和颈上神经节 D:骶神经节 E:耳后神经节

患儿男,6个月,出生后发现右眼瞳孔区发白,到医院检查诊断为右眼先天性白内障,眼底窥不清,其余检查正常。

患儿手术后,植入人工晶状体的合适年龄为

A:6个月 B:1岁 C:2岁 D:3岁 E:4岁

患儿女,6个月,因生后至今不能抬头,来院。系GP,双胎之小,34孕周,产重2kg,出生时否认窒息抢救史,新生儿期无高胆红素血症史。双胎之大生后2个月因肺炎夭折。体检:头围40cm,神清,目光呆滞,不能追视,对玩具无反应,前囟1cmx1cm,平软,张力不高,胸腹部皮肤散在大小不等的色素脱失斑,心肺腹无异常,四肢肌张力低下,膝腱反射(++),双侧巴氏征阳性。俯卧不能抬头,坐姿呈全前倾坐。

患儿的运动水平相当于几个月的婴儿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 E:5个月 F:6个月

一2岁女孩。出生时正常,母乳喂养,3个月后逐渐智能落后,时有抽搐发作。头发呈棕黄色,肤色白,尿有鼠尿臭味,临床疑为苯丙酮尿症。

该患儿出生后最合适的食物是( )

A:母乳 B:牛乳 C:米粉 D:低苯丙氨酸奶粉 E:无苯丙氨酸奶粉

出生6个月男孩,右上腹肿瘤,高低不平、固定质硬,未超过中线,但右侧肾门淋巴结肿大明显,AFP8/1g/ml,24小时尿VMA65mg/24h,无远处转移发现

此患儿的预后特征为

A:进展迅速,预后凶险 B:有很高的自然消退率 C:无瘤生存率低于50% D:易广泛转移 E:加用放疗后可改善预后

出生后3周发现左颈部肿块,质硬,头偏向左侧,下颌及面部转向右侧,肿块有一定活动度,无触痛。

肿块消失的时间为出生后

A:2个月 B:4个月 C:6个月 D:5个月 E:3个月

出生后2个月女孩,体检时发现左侧下肢较右侧短,左侧腹股沟纹深而高,双侧大腿皮纹不对称,左侧下肢外旋幅度小。Or-tolani试验阳性。

复位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为

A:股骨骨折 B:骨性关节病 C:神经损伤 D: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E:复位后再脱位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