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卫生标准要求果冻类食品的大肠菌群必须≤30MPN/100g。
该果冻进行大肠菌群检验,所有乳糖胆盐发酵管全部变黄、产气。现在检验粪大肠菌群,将每支乳糖胆盐发酵管分别接种到EC肉汤,培养后均不产气。报告粪大肠菌群的结果为
A:<90MPN/100g B:<33MPN/100g C:<60MPN/100g D:<3MPN/100g E:<30MPN/100g
某综合性医疗机构排放经消毒处理后的污水,其水质检测结果为:粪大肠菌群≤900MPN/L,氯化法总余氯<3.5mg/L,消毒接触时间≥1.0小时,未检出肠道致病菌。经调查发现该医疗机构用氯化法消毒污水,经一级处理的污水加氯量为10~20mg/L;经二级处理的污水加氯量为15~25mg/L。该医疗机构污水的日常监测方法为:每日检测总余氯一次,每月检测粪大肠杆菌一次,未检测肠道致病菌。
该医疗机构所排放污水中未达到《医疗机构污水排放要求》中的标准值的指标是
A:粪大肠菌群 B:肠道致病菌 C:总余氯 D:结核杆菌 E:消毒接触时间
某综合性医疗机构排放经消毒处理后的污水,其水质检测结果为:粪大肠菌群≤900MPN/L,氯化法总余氯<3.5mg/L,消毒接触时间≥1.0小时,未检出肠道致病菌。经调查发现该医疗机构用氯化法消毒污水,经一级处理的污水加氯量为10~20mg/L;经二级处理的污水加氯量为15~25mg/L。该医疗机构污水的日常监测方法为:每日检测总余氯一次,每月检测粪大肠杆菌一次,未检测肠道致病菌。
该医疗机构对污水消毒效果进行日常监测,正确做法应该是
A:每日检测总余氯1次,每周检测粪大肠杆菌1次,每月检测肠道致病菌不得少于2次 B:每日检测总余氯2次,每月检测粪大肠杆菌1次,每年检测肠道致病菌不得少于2次 C:每日检测总余氯2次,每月检测粪大肠杆菌2次,每年检测肠道致病菌不得少于2次 D:每日检测总余氯1次,每月检测粪大肠杆菌2次,每年检测肠道致病菌不得少于1次 E:每日检测总余氯1次,每月检测粪大肠杆菌1次,每年检测肠道致病菌不得少于1次
水中大肠菌群指标是指
A:发现一个大肠菌群的最小水量 B:发现一个大肠菌群的最大水量 C:发现大肠菌群的最小需水量 D:1L水中大肠菌群的个数 E:以上都不是
耐热大肠菌群,即()。
A:正常大肠菌群 B:致病大肠菌群 C:大肠埃希菌 D:总大肠菌群 E:粪大肠菌群
大肠菌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是人和温血动物粪便污染的指示菌 B:其生长条件与大部分致病菌类似 C:直接入口食品接触表面检出大肠菌群表明可能受到了致病菌的污染 D:通常被称为指示菌
水中大肠菌群指标是指
A:发现一个大肠菌群的最小水量 B:发现一个大肠菌群的最大水量 C:发现大肠菌群的最小需水量 D:1L水中大肠菌群的个数 E:以上都不是
水中大肠菌群指标是指
A:发现一个大肠菌群的最小水量 B:发现一个大肠菌群的最大水量 C:发现大肠菌群的最小需水量 D:1L水中大肠菌群的个数 E:以上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