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污水总余氯检测时,错误的操作是

A:在污水最终排放口处采样 B:经过连续处理装置的污水,每日至少检测2次 C:采样后立即测定 D:避免强光、振摇及温热 E:水样温度应为10~15℃

检测医疗机构污水总余氯指标时,错误的是

A:采样在污水最终排放口处 B:采集水样用冲洗干净的玻璃容器 C:容器内应预先加入硫代硫酸钠 D:采样后应立即检验 E:水样避免强光、温热及振荡等因素影响

某综合性医疗机构排放经消毒处理后的污水,其水质检测结果为:粪大肠菌群≤900MPN/L,氯化法总余氯<3.5mg/L,消毒接触时间≥1.0小时,未检出肠道致病菌。经调查发现该医疗机构用氯化法消毒污水,经一级处理的污水加氯量为10~20mg/L;经二级处理的污水加氯量为15~25mg/L。该医疗机构污水的日常监测方法为:每日检测总余氯一次,每月检测粪大肠杆菌一次,未检测肠道致病菌。

该医疗机构所排放污水中未达到《医疗机构污水排放要求》中的标准值的指标是

A:粪大肠菌群 B:肠道致病菌 C:总余氯 D:结核杆菌 E:消毒接触时间

某综合性医疗机构排放经消毒处理后的污水,其水质检测结果为:粪大肠菌群≤900MPN/L,氯化法总余氯<3.5mg/L,消毒接触时间≥1.0小时,未检出肠道致病菌。经调查发现该医疗机构用氯化法消毒污水,经一级处理的污水加氯量为10~20mg/L;经二级处理的污水加氯量为15~25mg/L。该医疗机构污水的日常监测方法为:每日检测总余氯一次,每月检测粪大肠杆菌一次,未检测肠道致病菌。

该医疗机构对污水消毒效果进行日常监测,正确做法应该是

A:每日检测总余氯1次,每周检测粪大肠杆菌1次,每月检测肠道致病菌不得少于2次 B:每日检测总余氯2次,每月检测粪大肠杆菌1次,每年检测肠道致病菌不得少于2次 C:每日检测总余氯2次,每月检测粪大肠杆菌2次,每年检测肠道致病菌不得少于2次 D:每日检测总余氯1次,每月检测粪大肠杆菌2次,每年检测肠道致病菌不得少于1次 E:每日检测总余氯1次,每月检测粪大肠杆菌1次,每年检测肠道致病菌不得少于1次

什么叫总余氯?

检测医疗机构污水总余氯指标时错误的是()

A:在污水最终排放口处采样 B:水样用冲洗干净的玻璃容器采集 C:采样后应立即检验 D:避免强光、温热、及振荡等因素影响 E:水样温度应为10~15℃

医疗机构污水总余氯检测时,不正确的操作是()

A:在污水最终排放口处采样 B:经过连续处理装置的污水,每日至少检测2次 C:采样后立即测定 D:避免强光、振摇及温热 E:水样温度应为10~15℃

医疗机构污水总余氯检测时,不正确的操作是

A:在污水最终排放口处采样 B:经过连续处理装置的污水,每日至少检测2次 C:采样后立即测定 D:避免强光、振摇及温热 E:水样温度应为10~15℃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