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患者,39岁,参加江南某地社会调查后6周,出现腹泻及右上腹不适,检查确诊为血吸虫病。
该药除用于治疗血吸虫病,还可用于
A:疟疾 B:丝虫病 C:滴虫病 D:绦虫病 E:阿米巴病
某女性患者,64岁,右下腹及脐周隐痛3年,渐渐清瘦,近2个月来常有低热,体格检查发现右下腹可触及一6cm×4cm大小的包块,较硬,尚可推动,压痛,锁骨上及腹股沟区未触及肿大淋巴结,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该患者被确诊为右侧结肠癌。
关于结肠癌,以下不正确的是
A:结肠癌可伴有贫血和发热 B:根据肿瘤形态,可分为肿块型、浸润型、溃疡型 C:左半结肠癌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 D:结肠癌的血行转移,多转移至肝 E:结肠癌淋巴转移首先转移到结肠旁淋巴结 F:结肠癌出现肝转移后五年生存率非常低,没有手术必要
某女性患者,64岁,右下腹及脐周隐痛3年,渐渐清瘦,近2个月来常有低热,体格检查发现右下腹可触及一6cm×4cm大小的包块,较硬,尚可推动,压痛,锁骨上及腹股沟区未触及肿大淋巴结,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该患者被确诊为右侧结肠癌。
如果该患者出现结肠癌急性梗阻时,以下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A: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 B:注意腹部情况,预计病变严重程度,早插胃管,进行胃肠减压 C:稍准备好便手术,先作横结肠造口术,二期再作左半结肠切除吻合术 D:胃肠减压后,待梗阻解除便作左半结肠切除术 E:采取挽救性化疗措施 F:急诊作心电图、血生化等检查,应初步纠正酸中毒后手术
某女性患者,64岁,右下腹及脐周隐痛3年,渐渐清瘦,近2个月来常有低热,体格检查发现右下腹可触及一6cm×4cm大小的包块,较硬,尚可推动,压痛,锁骨上及腹股沟区未触及肿大淋巴结,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该患者被确诊为右侧结肠癌。
以下药物一般不用于该结肠癌患者的术后辅助化疗的是
A:L-OHP B:5-fu C:Xeloda D:优福定 E:CPT-11 F:吉西他滨
某猪群,部分3~4月龄育肥猪出现消瘦,顽固性腹泻,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剖检死亡猪在结肠壁上见到大量结节,肠腔内检获长为8~11mm的线状虫体。
可能发生的寄生虫病是
A:蛔虫病 B:肾虫病 C:旋毛虫病 D:后圆线虫病 E:食道口线虫病
黑龙江省肇源一户在松花江打鱼渔民,家中饲养4条狗,经常给狗喂食生鱼,3个月后发现狗消化不良、下痢、贫血、黄疸、水肿、消瘦,腹围增大。后一条狗死亡,剖检发现胆管壁增厚,胆管和胆囊发炎,在胆管内检出大量葵花籽样虫体,虫体长15mm左右,有两个吸盘,后部有两个分支状睾丸。
该狗可能感染的寄生虫是
A:华支睾吸虫 B:新孢子虫 C:隐孢子虫 D:犬弓首蛔虫 E:东方次睾吸虫
黑龙江省某地饲养的放牧马匹,3月中旬开始陆续发病,病马体温稍升高,精神不振,食欲减退,随后体温逐渐升高到39.5~41.5℃,呈稽留热型,呼吸、心跳加快,贫血,黏膜、腱膜及皮下蜂窝组织黄染,高热,血红蛋白尿,肢体下部水肿。经血液涂片检查,在红细胞内发现小于红细胞半径的梨子形虫。
该寄生虫是
A:牛巴贝斯虫 B:驽巴贝斯虫 C:莫氏巴贝斯虫 D:吉氏巴贝斯虫 E:马巴贝斯虫
蓝氏贾第鞭毛虫所致的腹泻病是()
A:主要传染源是人类 B:多为自限性 C:该虫定居于结肠 D:多见于环境卫生差、医疗水平低的地区 E:检查其包囊时宜用碘液染色法
蓝氏贾第鞭毛虫所致的腹泻病是()
A:主要传染源是人类 B:多为自限性 C:该虫定居于结肠 D:多见于环境卫生差、医疗水平低的地区 E:检查其包囊时宜用碘液染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