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65岁,6-2-4-4,绝经10余年,不规则阴道出血6个月。妇科检查:子宫正常大小,无压痛,双侧附件阴性。B型超声:子宫正常大小,宫腔略扩大,少量积液,内膜菲薄,可见点状血流。
最终组织学诊断为(提示 子宫切除手术中,见子宫正常大小,内膜菲薄,肌层切面见散在灰白细腻小结节,直达浆膜层。镜下见类似刮宫组织的腺样结构不规则穿插于平滑肌组织间,腺样结构清晰,腺上皮轻度非典型增生,侵犯脉管,穿透浆膜层,宫颈无累及,双附件未见特殊改变。)
A:子宫腺肌病 B:子宫内膜癌累及腺肌病 C:子宫内膜样腺癌I级 D:子宫内膜样癌腺II级 E:浆液性乳头状腺癌 F:属于I型子宫内膜癌 G:属于II型子宫内膜癌 H:转移性癌
患者女,42岁,因“左乳溢液1个月余”入院。大体检查:乳腺组织切面未见确切结节,见多个囊腔。
病理诊断应考虑鉴别(提示 光镜下可见多个含有黏液的囊肿,囊肿内衬上皮部分增生形成微乳头型和拱型,低至中等核级别;间质中可见黏液湖,有少量呈乳头状的细胞团漂浮于黏液湖中。该病例组织形态如下图所示。)

A:纤维囊性变 B:黏液囊肿样病变 C:导管原位癌 D:黏液癌 E:柱状细胞病变 F:普通型导管上皮增生
某女性患者,28岁。因人工流产后年未孕伴经期腹痛入院。2年前孕50+天行人流术。之后月经规则,经量中等,但经期小腹痛,同居未避孕,2年未孕。基础体温双相型。妇查:宫颈光滑,子宫正常大小,后位,子宫后壁上有触痛小结节,两侧附件无肿块,质软。
需作哪几项辅助检查
A:性激素测定 B:B型超声检查 C: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 D:腹腔镜检查 E: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
某女性患者,42岁,既往月经规律,经量中等。末次月经于11天前。今日排便后突然右下腹剧烈痛伴恶心,急诊来院。妇科检查:子宫正常大小,其右侧扪及一手拳大小肿物,触痛明显。
若B型超声提示子宫右侧直径约6cm大小的囊实性包块,最可能的诊断
A:子宫肌瘤变性 B:子宫肌腺症 C:输卵管妊娠流产 D:急性阑尾炎 E:右卵巢肿瘤蒂扭转
患者女,42岁,因"左乳溢液1个月余"入院。大体检查:乳腺组织切面未见确切结节,见多个囊腔。 病理诊断应考虑鉴别()。(提示光镜下可见多个含有黏液的囊肿,囊肿内衬上皮部分增生形成微乳头型和拱型,低至中等核级别;间质中可见黏液湖,有少量呈乳头状的细胞团漂浮于黏液湖中。该病例组织形态如下图所示。) 

A:纤维囊性变 B:黏液囊肿样病变 C:导管原位癌 D:黏液癌 E:柱状细胞病变 F:普通型导管上皮增生
患者女,42岁,因“左乳溢液1个月余”入院。大体检查:乳腺组织切面未见确切结节,见多个囊腔。 病理诊断应考虑鉴别()。(提示光镜下可见多个含有黏液的囊肿,囊肿内衬上皮部分增生形成微乳头型和拱型,低至中等核级别;间质中可见黏液湖,有少量呈乳头状的细胞团漂浮于黏液湖中。该病例组织形态如下图所示。) 

A:纤维囊性变 B:黏液囊肿样病变 C:导管原位癌 D:黏液癌 E:柱状细胞病变 F:普通型导管上皮增生
下列哪些条件下易形成中等大小的免疫复合物( )
A:颗粒性抗原 B:可溶性抗原 C:IgG类抗体 D:抗原略多于抗体 E:中等亲和力的抗体
患者女,42岁,因“左乳溢液1个月余”入院。大体检查:乳腺组织切面未见确切结节,见多个囊腔。 提示 光镜下可见多个含有黏液的囊肿,囊肿内衬上皮部分增生形成微乳头型和拱型,低至中等核级别;间质中可见黏液湖,有少量呈乳头状的细胞团漂浮于黏液湖中。该病例组织形态如下图所示。
病理诊断应考虑鉴别()
A:纤维囊性变 B:黏液囊肿样病变 C:导管原位癌 D:黏液癌 E:柱状细胞病变 F:普通型导管上皮增生
患者女,42岁,因“左乳溢液1个月余”入院。大体检查:乳腺组织切面未见确切结节,见多个囊腔。
提示 光镜下可见多个含有黏液的囊肿,囊肿内衬上皮部分增生形成微乳头型和拱型,低至中等核级别;间质中可见黏液湖,有少量呈乳头状的细胞团漂浮于黏液湖中。该病例组织形态如下图所示。 病理诊断应考虑鉴别()
A:纤维囊性变 B:黏液囊肿样病变 C:导管原位癌 D:黏液癌 E:柱状细胞病变 F:普通型导管上皮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