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直接涂片后根据真菌特性选择不同染色方法,如革兰染色,墨汁负染色,乳酸棉酚兰染色等,进而可以通过显微镜检查进行诊断。
在荧光显微镜下呈现黄绿色荧光的真菌是
A:白假丝酵母菌,球孢子菌 B:皮炎芽生菌,新生隐球菌 C:鼻孢子菌,组织胞浆菌 D:曲霉菌,新生隐球菌 E: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
患者女,14岁,患急性呼吸道感染,表现为咳嗽和声音嘶哑。查体:扁桃体充血,肿胀,颌下淋巴结肿大,微痛,咽,喉等处黏膜充血,肿胀并有灰白色假膜形成,体温37.9 ℃。实验室检查:WBC 12.6x10
/L,分类中性粒细胞0.81,淋巴细胞0.19,Hb 131 g/L,PLT 125x10
/L。
直接涂片染色镜检可作初步鉴定的细菌是
A:白喉棒状杆菌 B:百日咳鲍特菌 C:大肠埃希菌 D:伤寒沙门菌 E:军团菌
患者,男性,55岁,双眼视力逐渐下降8年,右眼加重2周。自诉8年前无明显诱因自觉双眼视力缓慢下降,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双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双眼玻璃体积血",以活血化瘀等中药治疗,视力一直较为稳定,2周前自觉右眼视力突然明显下降,来我院就诊。眼部检查:Vod 0.02,Vos O.6,矫正视力无提高。双眼眼压正常,双眼前节无特殊。散瞳查眼底:右眼眼底窥不清;左眼见玻璃体混浊(++~+++),下方混浊为主,不完全后脱离,直接检眼镜下左眼眼底较模糊,视盘颜色正常,边界清,C/D=0.3,血管走行较为迂曲,A/V=2/3,黄斑区色素稍紊乱,后极部视网膜平伏,表面可见增殖膜,散在出血点及棉绒斑,左眼FFA示视网膜中周部大量微血管瘤,较多无灌注区及少量新生血管形成,黄斑区弥漫性水肿。
直接检眼镜下右眼眼底窥不清,为明确诊断,必须进一步作以下何种检查
A:前置镜检查眼底 B:右眼B超检查 C:间接检眼镜查眼底 D:右眼眶X线检查 E:右眼OCT检查
某男性患者,有不洁性交史,1个月后外生殖器出现丘疹状硬结而来就诊,检查发现其硬结呈椭圆形,基底清晰,边缘隆起,质硬,有无痛性溃疡。初步怀疑为梅毒螺旋体感染。
如果我们取该患者硬结的分泌物做涂片镜检,则下列哪种检查方法为宜
A:革兰染色后油镜检查 B:不染色直接油镜检查 C:暗视野显微镜检查 D:相差显微镜检查 E:电镜检查
某男性患者,56岁,双眼视力逐渐下降8年,右眼加重2周。自诉8年前无明显诱因自觉双眼视力缓慢下降,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双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双眼玻璃体积血",以活血化瘀等中药治疗,视力一直较为稳定,2周前自觉右眼视力突然明显下降,来我院就诊。眼部检查:Vod 0.02,Vos O.6,矫正视力无提高。双眼眼压正常,双眼前节无特殊。散瞳查眼底:右眼眼底窥不清;左眼见玻璃体混浊(++~+++),下方混浊为主,不完全后脱离,直接检眼镜下左眼眼底较模糊,视盘颜色正常,边界清,C/D=0.3,血管走行较为迂曲,A/V=2/3,黄斑区色素稍紊乱,后极部视网膜平伏,表面可见增殖膜,散在出血点及棉绒斑,左眼FFA示视网膜中周部大量微血管瘤、较多无灌注区及少量新生血管形成,黄斑区弥漫性水肿。
直接检眼镜下右眼眼底窥不清,为明确诊断,必须进一步作以下何种检查
A:前置镜检查眼底 B:右眼B超检查 C:间接检眼镜查眼底 D:右眼眶X线检查 E:右眼OCT检查
直接涂片镜检
A:不能快速诊断细菌感染 B:适用于所有细菌感染疾病的初步检查 C:只适用于形态和染色性上具有特征的病原菌 D:其结果必须结合临床表现方有诊断价值 E:以上都不是
直接涂片镜检()
A:不能快速诊断细菌感染 B:适用于所有细菌感染疾病的初步检查 C:只适用于形态和染色性上具有特征的病原菌 D:其结果必须结合临床表现方有诊断价值 E:以上都不是
关于直接涂片镜检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适用于所有细菌感染疾病的初步检查 B:方法简便易行,但均不能快速鉴定细菌 C:只适用于形态和染色性上具有特征的病原菌 D:其结果必须结合临床表现方有诊断价值 E:以上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