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患儿男性,10个月,患儿生后6个月内生长发育好,近2个月呆滞,面黄。查体:体温:T36.8℃,精神可,皮肤粘膜苍白,四肢及唇舌颤抖,舌炎,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肝肋下3cm,脾肋下1cm。腱反射亢进,踝阵挛阳性。血常规:Hb70g/L,RBC1.5x10
/L,PLT107x10
/L,WBC4.5x10
/L,中性粒细胞0.15,淋巴细胞0.80,单核细胞0.05,中性粒细胞有核右移。
小儿时期白细胞总数的特点是?
A:出生时约WBC 5~10x10
/L B:出生时约WBC 15~20x10
/L C:婴幼儿约WBC 8~12x10
/L D:6岁以后接近成人 E:白细胞总数变化大,因人而宜 F:婴幼儿因为轻微刺激而呈病理性增加 G:婴幼儿因为轻微刺激而呈非病理性增加 H:血小板变化大
目前常用的检测细胞因子的方法包括:生物学活性测定法,ELISA,流式细胞分析法,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分子生物学测定法,这些方法在临床的应用各有不同。
不能测定细胞因子前体分子的是
A:生物学活性测定法 B:ELISA C:流式细胞分析法 D: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E:分子生物学测定法
目前常用的检测细胞因子的方法包括:生物学活性测定法,ELISA,流式细胞分析法,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分子生物学测定法,这些方法在临床的应用各有不同。
通常用来测定可溶性细胞因子的检测方法有
A:生物学活性测定法 B:流式细胞分析法 C:ELISA D:分子生物学测定法 E: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的测定可运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并对疾病的预测有较重要的作用。请选出以下表述中正确的选项。
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的测定方法中,最简便且特异性较好的是
A:抗体致敏细胞花环法 B:免疫细胞化学法 C:免疫荧光法 D:Ea花环检测 E:流式细胞术免疫分析法
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的测定可运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并对疾病的预测有较重要的作用。请选出以下表述中正确的选项。
总CD3
T淋巴细胞百分比可以用来判断某些免疫缺陷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以下无T淋巴细胞升高的是
A:慢性活动性肝炎或慢性迁延性肝炎 B:器官移植排斥反应 C:重症肌无力 D:甲状腺功能亢进与甲状腺炎患者 E: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
患者,男性,43岁,无业。6年前有静脉注射__史。乏力,低热约3个月,偶有干咳,体重下降。查体:T:37.9℃,下颌下及腋下淋巴结肿大约1.2cmx1.6cm,质软,无压痛,无粘连。左肺可闻及湿性啰音。血淋巴细胞总数1.2x10
/L,CD4
T细胞0.3x10
/L,HIV抗体阳性
经治疗后患者症状好转,淋巴细胞总数2.6x10
/L,CD4
T淋巴细胞0.6x10
/L,此时患者应诊断为AIDS的类级是
A:A类1级 B:A类2级 C:B类1级 D:B类2级 E:C类1级
测定T细胞数量
A:免疫印迹法 B:细胞毒试验 C:反向溶血空斑试验 D:E花结试验 E:PHA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某男性患者,44岁,无业。6年前有静脉注射__史。乏力、低热约3个月,偶有干咳,体重下降。查体:T:37.9℃,下颌下及腋下淋巴结肿大约1.2cm×1.6cm,质软,无压痛,无粘连。左肺可闻及湿性啰音。血淋巴细胞总数1.2×10
/L,CD4
T细胞0.3×10
/L,HIV抗体阳性
经治疗后患者症状好转,淋巴细胞总数2.6×10
/L,CD4
T淋巴细胞0.6×10
/L,此时患者应诊断为AIDS的类级是
A:A类1级 B:A类2级 C:B类1级 D:B类2级 E:C类1级
测定T细胞数量().
A:免疫印迹法 B:细胞毒试验 C:反向溶血空斑试验 D:E花结试验 E:PHA淋巴细胞转化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