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如图11-16所示,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建筑高度为38.8m,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3g。I3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风荷载不控制设计。在基本振型下,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10%并且不大于50%。 
各楼层重力荷载代表值G
如图:
,折减后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
=0.885s。试问,当多遇地震按底部剪力法计算时,所求得的结构底部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7300 B:8600 C:10000 D:11000
某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如图11-16所示,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建筑高度为38.8m,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3g。I3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风荷载不控制设计。在基本振型下,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10%并且不大于50%。 
中间楼层某柱截面尺寸为800mmx800mm,C30混凝土,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钢筋,仅配置HPB300级φ10井字复合箍筋,a
=
=50mm;柱净高2.9m,弯矩反弯点位于柱高中部,试问,该柱的轴压比限值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0.70 B:0.75 C:0.80 D:0.85
金属表面的涂层保护,经济而有效的覆盖层是()。
A:化学表面覆盖层 B:涂料覆盖层 C:金属覆盖层
主从型信道配臵方案的特点有:()
A:基本覆盖层配臵PCH和SyncCH,叠加覆盖层可配SyncCH B:基本覆盖层优先承载话音业务,叠加覆盖层优先承载数据业务 C:叠加覆盖层的前向容量大于基本覆盖层 D:寻呼、接入信道负荷高
前向容量的特点是:()
A:运动速率不同导致系统解调门限不同,对系统前向容量影响较大。 B:在小区中心区域,前向干扰主要为邻区干扰,在小区边界,前向干扰主要为多径分量。 C:基站分布情况直接影响基站前向容量。 D:前向链路的容量取决于小区的总发射功率,以及发射功率在业务信道与其它附加信道的分配情况。
在确定覆盖层厚度、划分建筑场地类别和考虑特征周期时,()的说法是正确的。
A:建筑场地的类别划分仅仅取决于场地岩土的名称和性状 B:等效剪切波速计算深度的概念与覆盖层厚度是不完全一样的 C:在有些情况下,覆盖层厚度范围内的等效剪切波速也可能大于500m/s D:场地的特征周期总是随着覆盖层厚度的增大而增大
设备防腐用覆盖层的类别,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金属覆盖层 B:非金属覆盖层 C:化学覆盖层和电化学覆盖层 D:物理覆盖层
采用覆盖层是防止塔设备被腐蚀的手段之一,常用的覆盖层有()。
A:金属覆盖层 B:橡胶覆盖层 C:非金属覆盖层 D:防腐涂料
属于非金属有机覆盖层的是( )。
A:化学转化覆盖层 B:硬聚氯乙烯塑料 C:玻璃覆盖层 D:化学转化膜 E:氟塑料
属于非金属无机覆盖层的是( )。
A:化学转化覆盖层 B:搪瓷 C:玻璃覆盖层 D:化学转化膜 E:氟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