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企业为了加强质量管理,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通过学习,企业员工对质量管理的方法及工具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就相关问题展开了讨论。

关于质量控制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被用来反映生产过程中的工序质量随着时间的不稳定变化,并且以此为依据来维持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 B:被用来反映生产过程中的工序质量随着时间的动态变化,并且以此为依据来维持生产过程中的不稳定性 C:被用来反映生产过程中的工序质量随着时间的动态变化,并且以此为依据来维持生产过程中的动态性 D:被用来反映生产过程中的工序质量随着时间的动态变化,并且以此为依据来维持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

某企业为了加强质量管理,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通过学习,企业员工对质量管理的方法及工具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就相关问题展开了讨论。

下列关于质量认证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

A: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利益 B:不利于节约社会检验费用 C:促进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D:有利于企业增强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某男性患者,缺失,余牙正常,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为基牙,弯制成品牙腭杆连接

杆的两端,进入基托连接部分的要求,以下哪项是不正确的

A:连接部分要磨薄 B:连接部分表面要粗糙,不宜太光滑 C:连接部分边缘要磨成齿状 D:连接部分与模型贴合 E:连接部分应形成内外接合线

案例分析,背景资料,某机电安装公司承担北方某城市三台蒸发量25t/h,蒸发压力为2.5MPa的散装工业锅炉的安装工程。开工前,项目经理部未办理任何手续即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了全面的质量策划,并指令专业工程师编制质量控制程序。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某焊工的合格证已过有效期,在进行分项工程质量验收时发生下列事件:事件1:锅炉本体已安装完毕,但钢骨架因施工过程保护不够造成局部垂直度超差。事件2:与锅炉本体连接的主干管上,发现有一段管道的壁厚比设计要求小1mm,该段管道质量证明书和验收手续齐全,除壁厚外,其他项目均满足设计要求。经了解是由于当时工期比较紧,原规格管道数量不足而采用此管。事件3:工程在采暖期到来前按期完工,但因建设单位配套设施尚不具备条件,没能进行系统试运。当气温骤降后,残留的水没有排净,造成部分设备冻裂。问题:

3.简述该工程所含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的规定。

案例分析,背景资料,某机电安装公司承担北方某城市三台蒸发量25t/h,蒸发压力为2.5MPa的散装工业锅炉的安装工程。开工前,项目经理部未办理任何手续即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了全面的质量策划,并指令专业工程师编制质量控制程序。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某焊工的合格证已过有效期,在进行分项工程质量验收时发生下列事件:事件1:锅炉本体已安装完毕,但钢骨架因施工过程保护不够造成局部垂直度超差。事件2:与锅炉本体连接的主干管上,发现有一段管道的壁厚比设计要求小1mm,该段管道质量证明书和验收手续齐全,除壁厚外,其他项目均满足设计要求。经了解是由于当时工期比较紧,原规格管道数量不足而采用此管。事件3:工程在采暖期到来前按期完工,但因建设单位配套设施尚不具备条件,没能进行系统试运。当气温骤降后,残留的水没有排净,造成部分设备冻裂。问题:

6.该工程是否应编制质量预控方案?质量预控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

拟建连接甲、乙两市的高速公路,采用新建十改扩建方案,全长15 2km。新建段以甲市为起点,向南布线75km(KO—K75),在K75通过互通H与现有高速公路相接。改扩建段为自互通H向东至乙市的长为75km(K75~K152)现有高速公路路段。新建路段为双向四车道,路基宽度24. 5m,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车速100km/h。改扩建路段由双向四车道改为双向六车道,路基宽度由22. 5m改为33. 5m,单侧或双侧加宽,水泥路面改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车速由现状80km/h提升至100km/h。 工程施工期在K72附近设置1处沥青拌合站,站内设拌合楼、沥青储罐、料场、辅助生产建筑物等。采用间歇式热拌工艺,矿粉。烘干的碎石和砂与经柴油导热、油炉加热的沥青在拌合楼内搅拌后出料。 公路K6+000—9+400路段与西侧已建铁路平行布线,公路红线距铁轨外轨中o线60m.距居民点Ml临路建筑100m。 公路K3—K45路段经过山岭区,植被以天然林为主,郁闭度较高。其中,K32~K36东侧有一省级自然保护区,公路距保护区边界最近距离为300m,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森林生态系统及野生保护动物大灵猫、林麝。K30—K45路段部分为桥梁、隧道,部分为路堤、路堑,I程可研提出拟在谊路段设置动物保护通道。 公路K59~K66路段经过平原区,分布有人工抹、水田、鱼塘、沟渠、小型河流,河流均7531西向东流向湖泊I。。K61~K62+600东侧有一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距公路最近距离为500m.主要保护对象为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及两栖保护动物虎纹蛙和鸟类繁殖地,公路跨越小河处设置桥粱,其他路段采用高路基(平均高度3. 5m)。 公路K145~K146路段向南单侧扩建。居民点M2位于该路段北侧,距离公路红线55m.执行2类声环境质量标准(昼间60dB(A)、夜问50dB( A》。原路堤边设有一声屏障,现状监测降噪效果4dB( A)。在不考虑插入授失的情况下,工、程运行中期M2的昼、夜噪声预测值分别为63dB( A)、57dB( A)。工程可研针对居民点M2声环境质量中期达标要求,拟保留现有声屏障,增设一道降噪效果相同的声屏障。 拟在居民点Ml临路建筑前Im(距地面l_2m)设噪声监测点,昼夜各监测1次(两天),每次20min。在回收的500份公众问卷中有5%的公众建议,K61—K62+600路段架桥代替高路基。 【问题】

4.居民点M2采取工程可研提出的降噪措施是否可行?说明理由。

下列的电力系统接地与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的保护连接型式中,符合IT系统的要求的是( )。

A:电力系统一点(通常是中性点)直接接地 B: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线与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联结 C:电力系统所有带电部分与地绝缘或一点经阻抗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与电力系统的任何接地点无关) D:电力系统一点直接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与电力系统的任何接地点无关)

下列的电力系统接地与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的保护连接型式中,符合TT系统要求的是( )。

A:电力系统一点(通常是中性点)直接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 (与电力系统的任何接地点无关) B: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线与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联结 C:电力系统所有带电部分与地绝缘或一点经阻抗接地 D:电力系统所有带电部分与地绝缘或一点经阻抗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与电力系统的任何接地点无关)

下列的电力系统接地与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的保护连接型式中,符合IT系统的要求的是( )。

A:电力系统一点(通常是中性点)直接接地 B: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线与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联结 C:电力系统所有带电部分与地绝缘或一点经阻抗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与电力系统的任何接地点无关) D:电力系统一点直接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与电力系统的任何接地点无关)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